德陽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優惠政策

  農民工是在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序中產生的特殊社會群體,是我國特有的現象。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中的必然趨勢。農村勞動力的迴流是不可避免的現象。農民工返鄉創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農民工返鄉創業,實現由普通打工者向創業者的轉變,形成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創業的格局,下面一起看下。

  日前,德陽出臺了《支援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農民工與農民企業家實施降低返鄉創業門檻、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加大財政支援力度等多項政策,最高還可獲得200萬元的貸款。據悉,該實施意見有效期為5年。

  建成1萬平方米電子商務聚集區可獲最高150萬補貼

  《意見》稱,將依託現有工業園區、創新創業園區等整合發展一批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園。有條件的地區可依託鎮、鄉、村,採取老城或鎮村改造、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或農村宅基地盤整、與權屬方簽訂合約等方式,建立一批創業園區。

  《意見》表示,將推進“寬頻鄉村”工程,加快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對專案總投資1億元以上、建成面積10000平方米以上的電子商務聚集區,給予最高15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對承擔全省農村商務資訊試點縣***市、區***專案建設的單位給予最高50萬元補貼。應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務,網路零售額20萬元以上的企業,對其產生的服務費、推廣費按不高於50%給予最高10萬元補貼。

  降低返鄉創業門檻 落實減稅降費政策

  《意見》還將放寬經營場所登記要求,允許“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叢集註冊,可將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在符合安全、環保、消防等要求前提下作為電子商務創業經營場所。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和經營範圍,實行“非禁即入”,為從事網店經營的返鄉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上門發放營業執照電子連線標示。

  持有就業創業證和就業失業登記證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以及創辦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勞動就業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群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如果中小型家庭服務企業在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時確有困難,可按規定申請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有困難不能按期納稅的,可申請在3個月內延期繳納。另外,對符合國家、省政策規定的,可免徵教育費附加和水利建設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免收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此外,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還可獲得“陽光天使投資基金”,並給予同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支援。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按規定給予創業補貼、創業吸納就業獎勵和場租補貼。對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辦的企業,可按規定給予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費率和失業保險基金支援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政策扶持。對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創辦的外貿企業使用保稅倉庫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所發生的倉庫費用,給予不高於50%倉庫費用且不超過20萬元的補貼。

  創業可獲最高200萬元貸款

  《意見》要求,落實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並按規定給予全額貼息,對返鄉創業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創辦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可按規定給予最高額度不超過2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並給予貸款基準利率50%的財政貼息。實施“SYE—青年***大學生***創業促進計劃”,對符合條件的創業青年提供3年3—10萬元免息、免擔保的創業啟動資金貸款。

  《意見》對被認定為市級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孵化***園區***基地***,由***德陽***市財政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省級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可獲得省級50—100萬元的專項支援。支援園區吸引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創辦的電子商務企業入駐發展,對提供辦公用房優惠等支援的園區,按每戶企業1萬元/年給予補貼,每年最高不超過120萬元。

  對返鄉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創辦的註冊成立不滿3年、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科技型小微企業,進入工業園區小企業產業示範基地租用生產場地,給予企業50%的廠房租金補貼,最高不超過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