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團隊股權分配

  做好股權分配,創業團隊才能更好地生存發展下去。而對於股權分配,有一些企業表示很迷惑,很多時候是拍腦袋決定。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創業團隊如何做好股權分配

  1、股權分配形式

  股權分配的前提是引入合夥人或其他股東,因而一人佔全股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大多數企業採用的是按股東的出資額比例進行分配和平均分配兩種方式。但兩者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採取按照股東出資比例進行股權分配的方式,會出現一人佔股份額較大,或者一人佔股超過其他股東的總額的情況。作為初創公司,前期股東人數越多,未來分家可能性也就越大。尤其是當未來企業經營發展良好,利潤豐厚時,不免出現股東另謀出路、坐享其成、鬆懈怠惰等情況。而採取股東之間平均分配的方式,則容易出現經營管理無人決策、相互推諉或相互爭權,削弱核心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力。

  創業者在創立企業之初,或者引進其他合夥人、股東的時候,一定要認識到股權分配的重要性,不能因為初創期事務繁忙或者盲目自信導致埋下隱患,一定要“醜話說在前頭”。

  2、股權分配原則

  第一,資源的貢獻程度。從出資方式及數額、投入時間等方面考慮,其中出資又可細分為貨幣、智慧財產權、固定資產等。

  第二,公司治理層面的把控。從股東從業經驗,或對產品、使用者、市場、內部管理的精通程度考慮。

  第三,公司未來發展的空間。從未來企業融資造血、人才引進,股東的熱情、專注、堅定程度考慮。

  3、股權分配落地

  股權分配方案要完成應有的工商登記備案。有些創業者為了解決出資額與股權比例不一致的問題,往往會簽訂陰陽協議,即一方面簽署投資協議固定真實的股權比例,一方面按照出資比例完成工商登記。但這類做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可採用股本溢價的方式進行解決。即創業者之間簽署投資協議,明確各股東之間的實際出資及股權比例,並按照股權比例換算出出資額進行工商登記,再將超出登記出資額的部分記入資本公積金。

  組建創業團隊的4個原則

  創業之初,困擾我們最大的是團隊的組建和管理, 團隊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而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根本,一個企業要是不能擁有自己優勢的核心人力資源,其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為此,組建一個合適的、具有戰鬥力的創業團隊就是團隊首領的當務之急。

  一、合夥人原則

  一般企業都是招員工,而員工都是在做“工作”。但創業團隊需要招的是“合夥人”,因為合夥人做的是事業,一個人只有把工作當做事業才有成功的可能,一個企業只有把員工當做“合夥人”才有機會迅速成長,所以,創業團隊要先解決價值分配分配障礙,然後去找自己的“合夥人”。

  二、激情原則

  激情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的基礎標準。創業團隊一定要選擇對專案有高度熱情的人加入,並且要使所有人在企業初創就要有每天長時間工作的準備。任何人,不管其有無專業水平,如果對事業的信心不足,將無法適應創業的需求,而這種消極因素,對創業團隊所有成員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是致命的。創業初期,整個團隊可能需要每天十六個小時在不停的工作,並要求在高負荷的壓力下仍能保持創業的激情。

  三、團隊原則

  團隊是企業凝聚力的基礎,成敗是整體而非個人,成員能夠同甘共苦,經營成果能夠公開且合理地分享,團隊就會形成堅強的凝聚力與一體感。

  團隊中沒有個人英雄主義,每一位成員的價值,表現為其對於團隊整體價值的貢獻。每一位成員都應將團隊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個人利益是建立在團隊利益基礎上的,因此成員必須願意犧牲短期利益來換取長期的成功果實,而不計較短期薪資、福利、津貼等,將利益分享放在成功後。這樣的團隊是不可能不成功的。

  四、互補原則

  建立優勢互補的團隊是創業成功的關鍵。“主內”與“主外”的不同人才,耐心的“總管” 和具有戰略眼光的“領袖”,技術與市場兩方面的人才,都不可偏廢。創業者尋找團隊成員,首先要彌補當前資源能力上的不足,要針對創業目標與當前能力的差距,尋找所需要的配套成員。好的創業團隊,成員間的能力通常都能形成良好的互補,而這種能力互補也會有助於強化團隊成員間彼此的合作。

  此外,創業團隊還要注意個人的性格與看問題的角度,團隊裡必須有總能提出建設性意見和不斷地發現團隊問題的成員,一個都喜歡說好話的組織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團隊!

  創業團隊文化的基本條件

  第一條,創業公司對成功的追求應該是幾乎偏執,不僅創業者本人,包括創業團隊所有人,都應該把成功當成第一位的。什麼叫成功當成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可能家庭就放在後面了,可能妻子、康就放在後面了。要想創業成功必須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做創業者可能離婚率比較高,得心臟病的機率可能比較高,跟家人在一起的機會比較少。所以,把成功放在第一位,並且偏執地去追求成功是第一條。

  第二條,要能夠容忍創業公司的變化。我碰到的絕大多數公司沒有誰說最終的成功之路跟它當年設想是全部一致的,所以大部分創業者都經歷過迷茫階段。一旦迷茫以後,你就要做很多工作去測試,但是測試的時候員工就會認為怎麼今天叫我幹這個,明天叫我幹那個,員工就會抱怨。但是作為創業公司,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沒有這樣的測試就永遠不知道新的方向在哪裡。

  第三個就是團隊的信任,創業者無論如何都要在創業團隊裡建立權威,甚至要建立近乎神話的崇拜感。原因是什麼呢?以前我也想不通,覺得是搞個人崇拜。但是,實際上創業公司很難有邏輯的方法告訴員工我這樣做的是對的,因為你這個是新方向,你沒有辦法推理出來告訴所有人我這樣做是對的,既然沒有一個嚴謹的推理,每個人對這個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可能你的一個想法讓大家去實施,員工由於對這個想法缺少信任,在沒有信任的情況下實施的結果很可能就跟挖井一樣,很可能下面有水,結果他少挖一下沒有挖到,回來就告訴你沒有水,最後你失敗就不知道是策略錯了還是執行錯了。但是如果有百分之百的信任,每一次測試都被做到最好,就也可能找出自己成功的方向。所以創業公司的所有員工都要建立這個***想法***:我的老大不管怎麼講,就是他叫我***,我也要認為他叫我死是對的。只有這種公司才有可能成功,否則的話,很多事情不知道發生什麼錯誤。

  第四條,公司管理者面臨的問題是當公司不斷擴大,就需要高水平管理者跟進。但是,當你到外面找人來當頭,老員工就有意見。所以我現在跟團隊員工說,不管公司怎麼小,你們一定要做好心裡準備不斷提高自己,如果你不斷提高自己的話,當公司突然找到方向擴大自己的時候,等於你的職業生涯一下子面臨很大的舞臺,可能一個人變成帶十個人,從帶十個人變成帶一百個人,但是如果你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公司就不得不從外面人找高水平的人來作為領導。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