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經濟補償金也需要納稅嗎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相關知識。

  ?

  相關案例

  王某是一名網路科技公司的技術員。今年,他所在公司經營困難,到了8月,公司決定縮小規模並改變經營策略,於是就和包括王某在內的部分員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王某與公司簽訂了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協議書,但是在領取經濟補償金的時候,公司告訴他要扣除個人所得稅。王某很疑惑,離職經濟補償金是否應當納稅?

  法律分析

  離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才要按照個人所得稅納稅。即使納稅,還要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依法應當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屬於員工離職後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按照目前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範圍,是應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專案計徵個人所得稅。但這並不是說,員工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那些離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才要按照個人所得稅納稅。

  而且,即使納稅,員工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還要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換言之,如果王某的離職經濟補償金不超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話,就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

  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 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徵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三、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相關知識:

  離職經濟補償金髮放條件:

  按照現行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按照<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係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具體包括以下12種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係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鑑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