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降低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支出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那麼?

  中小企業降低銷售成本的方法

  降低銷售成本的方法:運用網路銷售手段,降低銷售成本:

  小企業具有人力資源匱乏、資金實力不夠、產品單一等缺陷,但其運用網路銷售的空間、時間和資源等優勢,可以降低企業的採購成本,同時降低促銷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一方面,企業通過網路上的及時商務活動以及資源共享,能夠不受區域和時間的限制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降低了調研的平均費用;同時能夠充分地瞭解供應商各方面的情況,有利於選擇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通過網路平臺的交流,強化了兩者的協作關係,將原材料的採購與產品的製造過程在時間上有機地配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的資訊傳遞和資訊處理體系。

  另一方面,使用網路促銷的成本遠低於其他形式的銷售渠道。首先是降低了工作材料費用。公司狀況、產品供求資訊等所有的銷售材料都儲存在網路裡並可及時更新,大大減少印刷、儲存、郵寄等費用。

  其次,降低了廣告宣傳費用。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廣告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再次,降低流通費用。網路銷售可以優化企業供應鏈,實現網上直銷,減少庫存和營業面積,降低週轉與管理成本,節省鉅額的流通費用,從而降低了產品成本和價格。而且,由於網路銷售不受時間的限制,使得企業產品的售後服務效率得以大大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增加,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企業銷售的運作成本。此外,企業通過***、網上電話、網上會議等方式,可以降低交通和通訊費用。

  降低銷售成本的方法:利用口碑銷售策略,降低銷售成本:

  小企業由於受資金、人力的限制,新產品的匯入期,不能像大企業那樣做大量的廣告宣傳和市場推廣。小企業應更多地考慮利用口碑銷售策略。口碑銷售藉助口傳,使知曉成本幾乎為零;通過使用者自我教育跨越理解鴻溝;藉助個人價值認可、群體認可及其背後的個人信譽有效地形成公信力,促成使用者信服;並可提升使用者採用的慾望或需求層次,附額外價值動力;通過使用者邀請制、嵌入服務,使用者成為零成本銷售渠道。而產品/服務成為使用者的包裝,口碑銷售為使用者帶來個人價值.新使用者將加***碑銷售迴圈。由於高效,口碑銷售快速迅捷。

  最終口碑銷售的迴圈將形成雪球效應,製造出使用者群體中的熱點,構成環境威力,引爆時尚流行。

  口碑銷售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市場銷售策略,它不僅僅是企業的一種榮譽,也是一種高效、低成本的銷售手段。同類產品,對於廣告宣傳和朋友推薦的品牌,消費者容易對朋友推薦的產品產生認知度、信任度,會主動選擇和接受它。如果小企業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巧妙地利用口碑的作用,必定會達到很多常規廣告宣傳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降低市場運營費用,達到降低銷售成本的初衷。

  在產品上市的最初階段,應以大眾推薦為主,說服意見領袖購買產品,同時,儘量讓更多人瞭解產品,不失時機地運用口碑銷售策略,激勵早期採用者向他人推薦產品,勸服他人購買產品。最後,隨著滿意顧客的增多,會出現更多的“資訊播種機”、“意見領袖”,這比廣告宣傳效果更好,而且宣傳費用和推廣費用也大大減少,企業贏得良好的口碑,長遠利益也就得到保證。

  降低銷售成本的方法:利用聯合銷售策略,降低銷售成本:

  採用聯合銷售策略使小企業的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於小企業突破自身能力的限制,以較少的資金和較短的時間形成較大的銷售能力,縮短了產品流通時間,提高了銷售效率,從而降低銷售成本。小企業的聯合主要是某種鬆散型的組織體,組織體內的小企業以合同為紐帶,在市場銷售中的各個方面展開合作。其聯合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競爭企業的聯合。第二種方式是互補企業之間的聯合。由於聯合銷售具有鬆散型的特點,這就要求聯合體中的各企業間要以合同為依據,在自律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約束下,使其中出現的糾紛或問題減少,以保證聯合銷售走上正常、健康、聯合體內的各成員互利互惠的道路。

  總之,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綜合運用各種方式,從各個環節,多層次地對企業銷售的全過程施加有效的成本預控,力爭儘可能較少的投入來獲取最大可能的產出回報,讓有限的資本通過銷售手段和市場資源的充分整合,裂變成巨大的核能效應,減少銷售成本支出。從而使小企業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和發展。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彙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銷售成本的成功稽查

  綜述

  企業銷售收入實現後,要按月計算銷售成本,企業的銷售收入減銷售成本和銷售稅金,即為銷售利潤。銷售成本與企業利潤計算有著直接關係,是企業所得稅稽查的一項重要內容。銷售成本經常出現的錯弊就是少記或多記銷售成本,使銷售成本失真,造成利潤不實。產品生產成本是否真實,直接關係到銷售成本的真實性,在稽查產品生產成本正確的基礎上再對銷售成本進行稽查:

  主營業務成本

  一是稽查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的單價,有些企業為了減少產品的銷售利潤,故意提高產品單價結轉銷售成本,降低庫存產品的成本;稽查時根據“產成品”明細賬把結存產品單價與貸方結轉銷售成本的產品單價進行比較,如果兩者有較大出入,說明結轉銷售成本的單價有問題,需按結轉銷售成本的計價方法進行復核調整。二是審查結轉銷售數量是否正確。稽查結轉銷售成本計價方法,是在肯定銷售數量正確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結轉的銷售數量不實,企業多轉產品銷售數量,則銷售成本總額亦隨之擴大;稽查時要以“銷售彙總表”中的銷售數量與“產成品”明細賬貸方結轉銷售成本的數量進行對照核查。三是檢視產品差異***採取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是否在已售產品與結存產品之間合理分攤,轉入銷售成本的差異額是否正確。要驗算結存產成品所負擔的差異率與轉入銷售成本的差異率是否一致,即差異額除以產品結存數量。

  主營業務稅金

  稽查時,首先確定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記錄是否完整,其次測試計算是否正確。要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為主,結合“稅收繳款書”和“稅金計算表”進行稽查;凡屬於預提數大於應繳數的應查明原因,複核各項稅費與應交稅、其他應交款等專案的勾稽關係。

  營業費用

  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準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專案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專案相關金額的勾稽關係,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