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風險如何防範

  培訓對企業而言是一項重要的人力資本投資,同其他的資本投資一樣,培訓即有收益,也存在風險,培訓風險的存在使得很多企業望培訓怯步。下面小編告訴大家?

  培訓風險防範策略:做好培訓需求分析,合理制定員工培訓計劃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成功的關鍵步驟。培訓需求分析過程包括三個方面:組織分析、人員分析和任務分析。組織分析往往首先進行,而人員分析與任務分析可隨後同時進行。組織分析通常考慮培訓的背景,判斷培訓與公司的經營戰略和資源是否相適應,培訓者的同事與上級管理者對培訓是否支援,以便他們能將培訓中學到的技能、行為等方面的資訊應用到實際中去。

  人員分析重在尋找證據來證實能夠通過培訓來解決問題,明確哪些人需要培訓及員工是否具備基本技能、態度和信心,使他們可以掌握培訓專案的內容。如果是解決績效問題,還要分析績效不滿意的原因是緣於員工知識、技術、能力的欠缺***與培訓有關的事宜***,還是屬於個人動機或工作設計方面的問題。

  任務分析的目的決定培訓內容應該是什麼,對任務進行分析的最終結果是有關工作活動的詳細描述,包括員工執行的任務和完成任務所需知識、技術和能力的描述。經過培訓需求調查後,企業要根據培訓需求分析的結果,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的員工培訓計劃。所謂培訓計劃是按照一定的邏輯排列的記錄,它是從組織的戰略出發,在全面、客觀的培訓需求分析基礎上做出的對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者、培訓物件、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培訓預算等的預先系統設定。培訓計劃必須滿足組織及員工兩方面的需求,兼顧組織資源條件及員工素質基礎,並充分考慮人才培養的超前性及培訓結果的不確定性。

  培訓風險防範策略:選擇或培養合適的培訓師

  前面已經說過,培訓師對培訓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企業是聘請講師講課,就要尋找優秀的培訓講師。瞭解培訓師的途徑有以下幾種:

  ***1***可以嘗試讓培訓師作一次培訓或參加培訓班聽其講課,全面瞭解其知識、經驗、培訓技能和個人魅力。

  ***2***要一份培訓簡歷。

  ***3***當面提一些與培訓相關的問題,以瞭解他的實際水平。

  ***4***要求制定一份培訓大綱。從大綱中,我們可以知道其是否熟悉培訓,是否知道培訓技能,是否善於通過培訓達到企業目標。

  如果企業實施內訓,則要注意培養企業自己的培訓師。企業可以通過組織參加“培訓培訓師”研討會、請企業內部已有的培訓師輔導、讓培訓師候選人在適當場合實踐等方法來培養。

  培訓風險防範策略:做好培訓的轉化工作

  企業實施培訓,當然是希望受訓員工能將所學 運用到工作中去。但有研究表明通常只有10% 的所學被轉移到工作中。可見,做好培訓轉化工作對於提高培訓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培訓效果的轉化,可以採取以下辦法:

  ***1***過度學習,即在成功的執行了任務後仍讓受訓者進行一定的練習,以提高未來保留和轉化的程度。

  ***2***將培訓內容和工作相結合。

  ***3***讓受訓者在培訓課程結束時制定行動計劃,指明員工回到崗位時計劃採取什麼樣的步驟應用新技能。

  ***4***將培訓分為幾個階段,在階段中讓受訓者將所學 運用到工作中,在下節課中與其他受訓者分享經驗與教訓。

  ***5***使用績效輔助物,如考核單、決策表等,受訓者用它們指導工作。

  ***6***在培訓後仍提供服務,包括熱線電話和培訓者回訪。

  ***7***營造一個支援性的環境,鼓勵受訓者將所學 運用到工作中。

  培訓風險防範策略:做好培訓效果評估工作

  在培訓管理中,評估起著一種特殊的資訊反饋機制的作用,它主要是調查收集受訓者和有關人員對培訓專案的看法,受訓者學習後態度行為的變化是否達到了培訓的預期目標,以及培訓對組織的整體績效的提高和培訓需求的滿足。它通過對現狀與目標之間距離的比較,有效地促使被評物件不斷逼進預定目標,不斷提高培訓質量,併為下一階段的培訓計劃的制定提供依據。

  企業可以根據需要,採取以下四種評估方案中的一種。

  ***1***簡單測定。即在培訓後進行一次測定,簡單易行,但效果欠佳。一般不常用。

  ***2***前後測定。即在培訓前後各進行一次測定,兩者的差距即培訓的效果,測定方法的有效性是關鍵。較常使用。

  ***3***多重測定。即在培訓前測定多次,取其平均值,再在培訓後測定多次,取其平均值,兩個平均值之間的差距即為培訓效果。

  ***4***對照測定。首先選擇好培訓組,接著用相同方法選擇對照組,然後分別進行測定,這兩個測定結果應該是相似的。接著對培訓組進行培訓,而在同一時期內對照組照常工作而不進行培訓,最後在同一時間內對培訓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測定。測定的差距就是培訓的效果。

  培訓風險防範策略:建立績效考核制度

  企業應建立員工績效考核制度,並加大考核力度,考核結果要與員工晉升、薪酬、培訓、上崗等聯絡起來。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形成注重業績的良好氛圍,員工才有自覺提高知識能力的動力,參加培訓才會有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