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領導的作用和內涵

  由於低碳經濟把綠色領導的引導力作為必要的前提,所以綠色領導就具有了這樣的本質:以領導者的綠色素質引導社會的綠色生態,進而憑藉社會的綠色生態恢復自然界的綠色生態,從而為人類贏得可持續生存與發展的和諧狀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綠色領導作用與內涵

  低碳經濟的本質是人類自覺地節制“好了還想更好”、“有了還想更多”的慾望,實行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要讓大家節制慾望是很困難的,需要很強的引導力。這種引導力只能來自大眾對領導者的尊敬和信任:尊敬領導者的人格,相信他們的所言所行是為了大眾而不是為了自己;信任引導者的見識,相信他們的所言所行會對大眾有利而不是有害。只有這樣,人們才有可能在不甚情願的心情中剋制慾望,逐漸改變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

  人們對領導者的尊敬和信任,根本上不是來自領導者的職位或權力,而是來自領導者的品德與能力,其中品德尤其重要。只有品德高尚並具有必要能力的領導者,才能贏得人心,獲得人們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說,低碳經濟在本質上要求領導者以高尚的品德統轄必要的能力。這種要求因低碳經濟的特殊性而成為客觀必需和邏輯必然,並會逐漸成為一種社會規制,演化出一種新的領導模式——綠色領導。

  在“以高尚品德統轄必要能力”的綠色領導模式中,領導者的高尚品德是以對群體的責任心為核心的個人道德品質,包括自身的謙讓與廉潔、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愛、對正義的堅持與維護等;領導者的必要能力是引導大家走正確道路所需的能力,包括對未來的科學判斷能力、對道路的總體構思能力、有效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對大眾正確行為的引導與激勵能力等。

  綠色領導對大眾的理性引導,體現為工具理性層面上的科學性和價值理性層面上的整體性。工具理性的科學性,是要引導大眾儘快從技術角度瞭解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人類生存環境所產生的嚴重不利影響、碳減排與化石能源消費量的關係、各種節能減排技術的基本原理、生活中降低碳排放量的做法等知識。

  價值理性的整體性,是要引導大眾儘快從道德角度認識低碳經濟是一個“全球公地”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整個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利益整體,每個個人只有自覺維護整體的生態利益,才能真正維護自己的個人利益。價值理性的整體性是全人類的“公德”,工具理性的科學性是全人類的“公能”,而領導者的德與能則是全人類德與能的前提和範例。

  在德與能二者中,德是綠色領導的重心,沒有高尚的品德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綠色領導。雖然德從來都是人們對領導者的要求,但迄今為止,以德為先的領導行為只停留在領導者個人自覺的層面,並沒有真正成為社會規制。農業文明尋求的是領導者的能力,從而形成“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人治格局。

  工業文明尋求的是法律制度對領導者權力的制衡,從而形成“法大於權”的法治格局。在這兩種文明中,領導者的品德並未成為客觀的必需,也就難以成為邏輯的必然和社會的規制。而低碳經濟所揭示的後工業文明,在客觀上需要以領導者的德行作為必要的前提,從而使德從個人自覺層面普遍化到制度規制層面,成為客觀必需和邏輯必然。此時形成的社會治理格局,可稱為德治格局。

  德治,既不是人治,也不是法治,而是人類社會治理模式的否定之否定,是在人治和法治基礎上對人治和法治的揚棄,也是在更高層面上對人和法的整合。德治不僅不排斥法治,而且還需要法制體系作為基本支撐,但超越了法治的冷漠感和外部約束性,更強調人性的溫暖感和內在節制性。德治也不排斥人治,而且還將人的因素上升到治理的最高位置,但擺脫了少數人的統治和縱容人的能力無限擴張的格局,提倡理性引導與民主決策共生和以道德統轄能力的生態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