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手車市場分析

  市場調查是運用科學的調查方式與方法,對特定時空範圍內的市場調查物件的各種資訊進行系統地蒐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

  導語:為何說深圳二手車市場進入寒冬?自從2014年12月29日深圳實施限購,到2015年12月31日“國五”正式實施,深圳二手車市場受到了巨大影響,二手車交易量也急速下滑。

  按往年二手車市場的常規走勢,農曆十月份開始一直到年底,是二手車銷售旺季,往年深圳各大二手車市場熙熙攘攘,二手車成交量也十分可觀。而近日,記者走訪幾家二手車市場瞭解到,深圳二手車交易量十分低迷。

  限牌前的深圳,二手車交易量一直位列廣東省首位。根據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資料,2014年廣東省二手機動車累計交易量為110.28萬輛,深圳就佔了36.23萬輛。而2015年上半年,廣東省二手車交易量滑落至45.29萬輛,同比下跌13.28%。省汽車流通協會分析,下跌主因是“深圳實施‘限牌’政策,導致當地的二手車交易大幅跳水,從而拖累全省總量的下降”。

  一位深圳二手車經銷商分析認為,深圳限牌後,二手車銷量大幅下滑,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現在,深圳的二手車基本不包車牌,而深圳車牌競拍價格越來越高,消費者拍到車牌後,很少會去買二手車。去年底實施的汽車國五標準,則更是讓二手車市場“雪上加霜”。

  從2015年12月31日起,汽車國五標準正式實施,就意味著國五以下的汽車將無法遷入深圳,深圳市內國五以下的二手車也無法遷入到已經執行國五標準的城市,二手車買賣流通難度增大。國五的實施意味著不達標的舊車交易價可能會降低,此類只能銷往一些還未實施國五標準的地方,必然產生運輸和遷入費用,賣一輛二手車將會產生更高的成本。而新標準實施後,國四車的保值率折損30%,車主想賣個好價錢變得極為艱難,有些車輛甚至不得不直接報廢。

  據深圳二手車流通協會會長陳祥達介紹,深圳本來有二手車企業600多家,隨著限購等政策的實施,現在只剩下300多家。目前在西麗片區,小型的二手車企業基本關門了。

  在西麗的一家二手車市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一輛行駛7萬公里,沒有牌照的2012年產寶馬523,售價大概在30萬左右,但因為現在車牌競拍價太高,很難賣出去。據他介紹,以前這裡每個月可能賣掉100多臺車,現在連20臺都賣不出去。

  :

  一紙“限牌令”,讓深圳的汽車銷量瞬間墜入低谷。如今,時過半年,深圳車市情況如何?據悉,目前深圳車市已經出現了回暖跡象,上半年銷量恢復已接近五成。二手車方面情況仍然較為“慘烈”,第一季度同比暴跌71%,以銷售中低端二手車為主的車行經營更是難以為繼。

  銷量同比大幅下滑

  剛剛經歷了深港澳車展狂銷3.2萬輛汽車的喜悅後,深圳車市立即進入了傳統的銷售淡季。

  “比剛開始好了一些,但跟之前還是沒法比的。”香蜜湖聯合華鵬汽車城福特經銷店的銷售顧問劉先生表示,雖然比起剛限購時最近幾個月來看車的人多了,但“限購令”帶來的影響依舊非常明顯。“接下來又是淡季,買車的人可能會更少了。”

  劉先生的話從車管所提供的資料中得到了驗證,今年上半年,深圳地區新車上牌量約為11.98萬輛,這個資料僅與去年一季度上牌量***11.17萬輛***相當,同比下滑了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 每年新車上牌指標也就只有10萬個,同比大幅下跌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實際銷量如何才是關鍵。多個車商銷售顧問表示,雖然銷量下跌同樣嚴重,但整體上恢復了近五成。

  綜合多個車商呈現的資料來說,今年上半年新車整體銷量同比下跌五成是一個較為合理的判斷。

  此外,一些外在不確定影響因素也值得關注。受前段時間股市大跌的影響,財富縮水的深圳人出現了延遲提車的現象。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股市的影響暫時還不普遍,但是如果股市震盪過大,車市必然也會有所體現。

  換購和外地上牌成“救命稻草”

  去年深圳新增小汽車55萬輛,而限購政策要求每年新車上牌數僅為10萬輛,八成多銷量要“蒸發”。

  但實際情況還不至於此。多名業內人士表示,汽車換購才是深圳汽車銷量的大頭,甚至遠超過新車上牌的數量。按照規律,車主平均5到10年會更換一次新車,在汽車保有量超過300萬輛的深圳,每年起碼有20多萬輛的置換需求。

  據深港澳車展官方資料顯示,2014年深圳首次上牌的機動車數量為13萬輛,僅為本地上牌量的1/4左右。深圳小汽車增量更多體現在二次換購,去年共有21萬輛的換購量。所以,限購對於深圳車市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嚴重,10萬個新增指標僅比去年少3萬個。

  此外,外地上牌也是深圳車市的另一根“救命稻草”。一些4S店的銷售顧問告訴記者,上外地牌也可以佔到其總銷量的兩到三成,並且多為東莞和惠州牌照。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東莞和惠州都出現了上牌量暴增的現象。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汽車換購、異地上牌兩大因素的拉動下,今年下半年有望將全年的銷量拉回去年的六成左右。

  二手車行經營困難

  相比於新車市場的緩慢回暖,二手車市場的“寒冬”顯得更為難熬。 深圳曾經作為全國二手車銷售的標杆城市,二手車的銷量大幅下跌,整個行業正進入大洗牌階段。

  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受限牌影響,深圳二手車交易量只有2.03萬輛,同比暴跌71%,排名從以往的第1位降至第4位。儘管第二季度的資料還未出來,但出現“力挽狂瀾”局面的可能性不大。

  “整個上半年,深圳二手車銷售量應該下跌了50%。” 澳康達二手車的董事長陳祥發表示,限牌對於二手車市而言,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由於政策上,深圳二手車的週轉指標還沒下發,異地上牌的二手車無法在本地辦理上牌業務,讓二手車市”雪上加霜”。

  細分來看,高階二手車由於全國流通,受限購的影響還相對小些。但中低端二手車市可就“慘”了,由於主要針對的深圳本地市場,加之“一牌難求”的局面讓消費者傾向於一步到位購買更為高階的車型,整體銷量下滑得相當驚人。“一些中低端的二手車行開始面臨改行或者倒閉了,”陳祥發說:“就目前來看,有四分之一已經倒閉了。”

  儘管如此,陳祥發對深圳二手車市依舊持樂觀態度。“行業大洗牌是正常現象,一些實力較強的經銷商終究熬過這個難關,後面整個市場都會好起來。”他說,深圳消費者的需求大、購買力強,如果政策上再加以扶持的話,“緩”過來完全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