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經營理念和策略

  華為於1987年在中國深圳正式註冊成立。 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對於所有企業來講,持續地對利益的追求,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是企業創立、成長和發展的內在基因。在這個世界上,最無恥的企業是持續虧損的企業,最失敗的企業家是長期為企業帶來赤字的企業家,因為他們違背了企業和企業家最根本的本質。不能賺錢的企業是被異化了的企業。

  每一個企業都想賺錢,但願望永遠代替不了現實,市場經濟永遠不相信眼淚,也不相信願望,它永遠垂青於那些擁有實力和功力的企業。

  企業靠什麼來實現自身對利益的追求?靠企業自身的“功”,即依靠企業自身所擁有的資源、能力、功力、實力和業績,來實現對利益的追求,即以企業內部之“功力”,求外部市場之“利益”。

  在資源約束的條件下,在非壟斷的競爭條件下,企業要實現自身的利益目標,必須擁有內部自身的能力,才能持續地獲取來自外部的利益。也就是說,企業當前的獲利水平,是由其目前所擁有的自身能力所決定的;企業未來的獲利水平,是由其未來所擁有的自身能力的所決定的。

  當企業缺失自身的能力而追求外部利益時,必然走向投機或機會主義。在中國企業發展的三十年曆程中,不成熟的市場經濟確實為企業提供了許許多多的機會,也有許許多多的企業確實因抓住了機會主義而獲得了暫時的高回報。但暫時的獲利永遠不是企業終極的目標,殘酷的現實是許多企業因投機行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的陷入衰落,有的歸於沉寂,有的走消亡,也有的因拋棄投機彌補自身的能力而重生。

  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公平與公正性所在。

  這也決定了企業不得不作出理性的選擇:保持內部“功”與外部“利”的均衡。

  企業內部的“功”,即企業的內部能力又可以區分為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

  經營與管理是企業兩個永恆的課題,也是人們最熟悉的常用語,但常常被人將其等同或者混同;在實際中,我們很多的迷惑,起源於對這些基本概念及常識的錯誤理解。把握經營與管理的本質,也是正確把握公司政策的重要前提。

  經營,對於任何組織來講,都是組織目的的最大化。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賦予經營本身以下主要特徵,並使得經營與管理有了本質性的差別。

  經營是以客戶為中心。企業的效益並不是來自於企業的內部,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在未進入市場之前,僅僅存在理論上的效益,只有通過市場,實現從產品到商品的驚險一跳,並被客戶所認可之後,企業才有可能實現效益。華為提出客戶是企業生存之本,為客戶服務是企業存在的唯一價值和理由,因為它是企業效益的源泉。唯有保持經營的持續擴張,才有可能為更多的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而管理的目的服從於經營的目的。企業內部的管理並不能解決企業賺錢的課題,但它能為企業賺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管理就意味著高效率,管理就是與低效率作鬥爭的工具與手段。

  實現效率最大化的目的,賦予管理本身以下主要特徵,並使得管理與經營有了本質性的差別。

  管理必須以工作績效為核心。企業的效率在內部表現為工作績效,它包括組織的績效和個人績效。效率來自於工作績效,管理的高效率,是通過工作的高績效體現出來的。企業強化管理的目的,就是持續地提高組織內部每一個環節和每個人的工作績效。管理的核心價值觀是效率。管理必須保證工作有效率。管理起源於企業的經營行為和經營的目的,管理的使命應服從於經營的使命。從這一層意義上講,管理定位於工作效率的提高,這是管理的目標,同樣也是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

  華為在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聚焦於功利,在商言商,是任正非先生的經營管理理念與信條。基於企業基本的和樸素商業邏輯,在理性和智慧的思考基礎上,構建企業的發展成長理念,並始終如一地敬畏、堅守和執行之,是任徵費及其領導下的華為成功的基因和內在動力。

  華為公司的技術專利

  2011 年,華為在全球範圍內囊獲6 大LTE 頂級獎項,標誌著華為在LTE 技術研發、商用實踐、標準專利、產業鏈整合等方面上的持續投入和巨大貢獻獲得業界的一致認可。

  截至2014年12月31日,華為加入了 177個標準組織和開源組織,擔任183個重要領導職位,在IEEE-SA、ETSI、WFA、TMF、OneM2M、OMA、OASIS和CCSA等組織擔任董事會成員,積極參與3GPP、IETF活動,獲得多個重要職位並主導關鍵立項。2014年提交標準提案超過4,800篇。

  截至2014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38,825件,累計申請中國專利48,719件,累計申請外國專利23,917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也建立了ETSI ISG mWT***毫米波***、SDN、eLTE、災備技術、網際網路金融身份認證***IFAA***等產業聯盟。

  2008年2月21日,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報道,華為2007年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達到1365件,位居世界第4,較前一年上升9位。 前三名的企業分別是松下、飛利浦和西門子。

  2011 年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36,344 件,國際PCT 10,650 件,外國專利10,978 件。共獲得專利授權23,522 件,其中90% 以上為發明型專利。在雲端計算相關技術上擁有中國專利685 件、歐洲專利226 件、美國專利107件,並積極參與到雲端計算的標準工作中,擔任了DMTF 的十四個董事成員之一,主導成立了IETF 雲端計算/ 資料中心領域的ARDM 工作組並擔任主席職位,廣泛參與雲端計算標準相關組織。

  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報道,2008年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條約***的國際專利申請數中國公司首次佔據榜首:華為2010年共遞交了1737件申請,從上一年的第四位躍升為全球遞交申請最多的公司。

  華為入選世界紀錄協會2009年世界申請專利最多的公司,華為還創造和打破了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

  2010年華為首次殺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在IT企業中列第29 位***全球第397位***,華為也是財富500強IT企業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

  華為公司的核心理念

  一、聚焦:新標識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體現出華為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的核心理念;

  二、創新:新標識靈動活潑,更加具有時代感,表明華為將繼續以積極進取的心態,持續圍繞客戶需求進行創新,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共同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三、穩健:新標識飽滿大方,表達了華為將更穩健地發展,更加國際化、職業化;

  四、和諧:新標識在保持整體對稱的同時,加入了光影元素,顯得更為和諧,表明華為將堅持開放合作,構建和諧商業環境,實現自身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