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路創業分析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以創業帶動大學生就業成為大勢所趨。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校園網路創業切入點總結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大學生校園網路創業切入點總結

  一、從便利店切入

  如今的校園大學生都是以90後為主,這部分學生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宅,而且是相當宅。正是這個宅催生了校園懶人經濟的火爆,以59store、宅米、8天線上、俺來也等為代表的自營便利店校園O2O平臺紛紛崛起,那麼這類平臺有哪些成功經驗值得大學生們借鑑呢?

  其一,59store、宅米、8天線上、俺來也這四個都採用了自營便利店的模式,這樣有幾個好處:一方面,每個大學附近的商品便利店商品重合度較高,而自營的話就只需要經營一些學生購買頻次較高的商品就能輕鬆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另一方面,採用自營,就能直接從廠家那裡採購商品,提升盈利能力和對商品的把控能力。

  其二,學生居住比較集中,這對於零售配送來說就可以同時配送更多訂單,節約了配送成本。59store和宅米通過採用自建配送+樓長代理人的方式,而8天線上、俺來也則完全採用兼職學生配送的方式,8天線上會根據特定的排班系統進行配送,俺來也則借用了讓學生搶單配送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學生兼職這個廉價的勞動力,大大節約了配送成本,同時學生幫忙配送也解決了有些大學宿舍零距離到達的限制。

  其三,地面推廣是O2O產品觸達消費者的重要通道,如果這條通道轉化率極低,那麼之前所有的工作將無法落地,借用學生配送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很好地解決了O2O線上線下結合的問題和宣傳問題。

  其四,這類便利店尤其是抓住了學生們晚上龐大的零食需求,比如59store就砍掉了日用品,專注做晚間零食業務,推出“夜貓店”品牌;而宅米網則規定樓長每天保證營業5小時,其中晚上9點到11點半的時間是硬性規定。

  那麼,大學生如果也選擇從便利店切入校園O2O的話需要注意哪些?

  1、如果採用自營便利店的方式的話,成本將會非常高,這對於很多在創業前期沒有太多資金的學生們來說無疑於是難上加難。當然如果前期有一定條件或者拿到融資的創業團隊倒不用過多在意這些。

  2、便利店的商品毛利低,必須要建立在量大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盈利。本來送貨上門就增加了額外的人力成本,如果不能在規模上獲勝的話,盈利將會十分困難。

  3、這種模式對於每一棟樓的樓長依賴性非常強,學生兼職的流動性往往都非常大,一旦該樓長出現合作突然終止的情況下,平臺就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尋找新的樓長。管理龐大的校園賣家團隊,還將會面臨服務質量無法充分保障的問題。

  二、從物流切入

  與便利店經營實際上非常類似的平臺,還有以小麥公社、快快魚等為代表的校園物流跑腿平臺,他們與便利店平臺不同的是沒有自營的超市,只做商家的配送體系。

  第一,這種物流配送的方式相比自營門店來說,節約了成本,從模式上來說是一種更輕的模式,尤其是適合大學生們零成本創業,畢竟大多數大學生在創業初期都缺乏最基本的啟動資金。當然這種物流模式的利潤率相對來說也大大降低了,主要靠向商家收取一定的跑腿費,想往這方面創業的同學們必須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

  第二,從招人的角度來對比的話,便利店校園O2O們所招聘的樓長代理開超市的模式,需要讓樓長們囤貨,這就需要樓長支付一定的囤貨金。而物流校園O2O所招聘的學生跑腿人員則完全不需要學生支付任何費用,更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創業起步期,學生團隊只需要依靠自己的幾個合夥人就能滿足校園需求。獲得一定的發展之後,團隊就可以按照嘀嘀快的搶單的方式發動校園人人快遞模式,招聘到一些長期有意做兼職快遞的同學。

  第三,不管是今天的京東商城,還是順風優選,其實都是建立在自身強大的物流團隊基礎之上。這種校園物流的最終目的並不只是侷限在物流配送上,他們只是試圖通過藉助物流作為突破口,未來進軍校園電商這個市場更大的垂直領域。大學生雖然每個月的花銷並不是很多,但是卻有相當一部分女孩子都把花銷花在了網購上,抓住了這個市場需求,未來市場機會充滿想象。

  三、從水果切入

  說到目前從大學便利店O2O轉型成高校水果O2O平臺的奇怪果園,也在今年3月初拿到了千萬級的A輪融資,從百貨便利店轉型到水果,奇怪果園專注到了更垂直的領域。對於奇怪果園的這種轉型,劉曠認為有幾大優點值得借鑑:

  1、零售針對的主要物件為屌絲宅男,而水果的消費主力軍則是來自高校的萌妹子們,且水果的利潤空間相對來說要比零售食品更大一些,這對於奇怪果園能否在前期實現盈利至關重要。對於大學生創業來說,創業初期能否盈利對於團隊長遠的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

  2、奇怪果園的水果採購不是到水果市場進行採購,而是直接通過與果園原產地直接合作,既保證了水果的新鮮,同時也確保了水果的價格相對便宜,得到了眾多萌妹子們的認可。其實目前在國內做社群生鮮配送的平臺非常之多,很多平臺之所以會失敗主要就是因為敗在了生鮮的供應源上,既不能保證水果蔬菜的新鮮又不能保證質量是否可靠。

  3、在創意營銷上面,奇怪果園還通過呆萌的奇怪吉祥物小喵及特殊活動策劃,奇怪喵的微信表情、手機桌布等得到學校了學生的自主傳播,尤其是受到了眾多萌妹子的喜愛,牢牢地抓住了這一特定人群的需求。

  但是對於大學生創業做水果配送來說,也是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風險一:水果不同於普通的零食產品,是一種快消食品,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銷售出去,損耗將十分大。這既要求大學生們在水果冷藏上需要下一定的功夫,這無形之中增大了成本,同時也要保證水果能夠快速賣出,增加了銷售壓力。

  風險二:水果的這種特殊性,也就決定了創業初期的學生每次水果採購量不能太大,直接向水果原產地採購的話人家不一定願意合作,但是如果去水果市場採購,價格成本也就會隨之上升,水果的新鮮度也無法保證,這樣也會影響水果銷量。

  四、從金融切入

  目前從分期付款切入到校園O2O的平臺同樣非常之多,且有相當部分平臺都拿到了融資並獲取了良好的發展,諸如分期樂、趣分期、優分期、分期寶等,目前做得最大的當屬趣分期。

  首先,大學生是一個消費龐大的群體,儘管從收入上來說他們的資金實力比較弱小,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的消費能力就不行。而校園分期消費則恰巧地滿足了大部分大學生想要購買卻暫時因為資金而無法購買的商品,也正是因為這個龐大的需求催生了分期消費在大學校園裡如火如荼。

  其次,對於趣分期這種大型的校園分期購物平臺,還支援學生在趣分期開店,售賣零食、百貨等各類日常消費品。把學生拉入到自己的平臺上來,這對於趣分期在營銷推廣上將節省一筆巨大的開支,同時也能達到更好地宣傳自己,畢竟借用學生的力量宣傳比自己直接去宣傳要容易被學生們接受。

  最後,從商品配送上來說,通過利用趣店的這種模式,學生根據需求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各種商品,比如洗髮水、方便麵等,幾分鐘後就會有人送貨上門,而送貨的人員正是開趣店的該校大學生。從物流的角度上來對比,這種趣店模式相比其他電商平臺的優勢也十分明顯。

  當然,這種分期消費的校園電商平臺其實還是有相當大的風險,對於創業的大學生們來說絕非易事。

  1、學生們都是沒有收入來源的消費群體,他們每個月基本上只有父母所給的生活費,一旦該大學生在某平臺上所購買的商品遠遠超出了該學生的負荷能力,平臺就需要承擔一定的資金風險。

  2、從競爭的角度來說,目前京東推出了白條,支付寶也推出了花唄等先消費後還款的金融產品,巨頭的介入對於校園分期消費平臺定然也會產生一定的衝擊。

  五、從社交切入

  說到校園社交,目前可能很多人都比較熟悉超級課程表、課程格子等基於課程類的社交平臺,但是他們的最終目標卻遠遠不止於社交,而是要基於這個社交做校園的58到家,比如各類校園代理跑腿、零食送貨上門等。那麼校園社交平臺切入到校園O2O優勢何在呢?

  優勢一:通過社交作為切***,能夠讓平臺積聚大量的使用者,有了這個使用者作為基礎,平臺就很容易打進校園O2O市場。如果是自營門店,只要商品供貨沒有問題,就不缺沒有人購買;如果是開放平臺,與校園周邊商家合作,相信龐大的學生使用者基礎能夠很輕鬆地吸引到這些商家加入到平臺當中來。

  優勢二:從社交的O2O角度來說,原本線上的社交如今卻可以通過周邊的餐飲、電影院等到店消費打通平臺的社交線上線下結合,與周邊生活服務的結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平臺的社交發展。

  但是一個校園社交平臺要完成到校園O2O的成功轉型並沒有那麼容易。

  一方面,社交平臺的核心畢竟還是在社交方面,基因的因素導致很多人選擇這個平臺並不是為了消費,而是與人交流,使用者在社交平臺的消費習慣培養需要一段長遠的時間。

  另一方面,校園社交轉型做校園O2O同樣也需要面臨微信、陌陌等社交巨頭的競爭。之所以超級課程表、課程格子能夠在社交上贏取一部分使用者的認可,是因為他們抓住了大學課程興趣社交這個細分的垂直市場。但是O2O卻不一樣,微信、陌陌所推出的O2O同樣也能覆蓋到所有大學校園。

  此外還有此前通過會員卡切入到校園O2O的校聯購,不過他們現在已經轉型成為了一個大學校園兼職平臺。在校園O2O領域運作得最為成功的還當屬外賣O2O餓了麼平臺,不過這個領域已經成為了巨頭們廝殺的戰場,大學生們此時進入已經沒有什麼機會了。

  校園網路創業案例解讀

  在南開大學,有一個品牌的價值,半年前是1萬元,半年後是300萬元。而其背後,是一群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90後”。

  “潮服”男的第三次創業

  5月,正值高校畢業季,在畢業照“學位服”“民國裝”的風潮中,一組“國際時裝秀”迅速佔領了南開大學學生各大社交網路的頭條。組圖中來自拉脫維亞、葡萄牙、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同學穿著造型時髦,印有畢業季、南開大學95週年校慶等元素的黑白兩色T恤在南開園留影,引發了同學的熱議。

  策劃這次“國際時裝秀”的是OMC團隊。王宇是團隊的CEO,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四年級本科生。他們做的是“潮服”,而這已經是王宇第3次創業。大二時,他聯合清華大學團隊做過“社交網路”專案,還曾參加“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通過網路推廣免洗洗手液的“隨洗”專案獲得天津市金獎、全國銅獎。在幾次創業過程中王宇意識到自己的創業計劃雖然獲獎,但並不適合實際操作。“我是學生,同學是我最好的資源,我卻從未發現。”為此,王宇決定立足校園市場再次創業。

  2012年南開大學成立學生創業實踐基地,一些創業團隊設計的“南開元素”服裝出現在校園。王宇抓住了高校學子的母校情結。“潮服”是取材自學生的生活,帶著高校特有的數字、符號,結合時尚元素的個性服裝。“衣服是不可或缺的"剛需"。"潮服"既可以日常穿著,還可以讓著裝者以自己為模特為母校代言。”

  王宇邀請了老鄉、同班同學魏來加入,魏來又邀請了與他有合作關係的上海大學學生王天來與劉懿敏加入。“我擅長網際網路思維,而他們三人的實際操作能力很強。”幾個人帶著湊出來的1萬元錢,走上了創業之路。

  “O2O”模式帶動運營

  “我們先通過網路傳播引起同學關注,隨後進行服裝預訂。同學們訂多少,就讓工廠生產多少,實現"O2O"***線上線下***的商業模式。工廠也很認同"潮服"的市場潛力,週轉資金不足時,甚至允許我們暫緩支付一部分面料費用。”王宇說。今年5月到6月底,OMC團隊掘到了創業“第一桶金”。他們在兩校共銷售出了1300餘件“潮服”,銷售額達到10萬餘元。這筆錢全部作為了全國創業啟動資金。

  憑藉“滾起來的資金流”和同學、朋友間的介紹形成的“朋友圈”,OMC團隊目前已在清華、北大、復旦、南開等全國近40所高校成立了子團隊,設計並銷售帶有本校特色的“潮服”。截至目前,在已開始銷售的27所高校,“潮服”的預訂總數已達到4000餘件,銷售總額達到80餘萬元。

  王宇說,為了讓創業走上制度軌道,7月,OMC團隊在上海註冊成立了太卡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王宇成為了公司的CEO。公司選址於上海,是因為“上海有著更濃厚的時尚與創業氛圍”,而將公司性質定為“資訊科技”,是為了“體現網際網路在公司執行中的作用”。

  校友風投助推企業發展

  這種迅猛發展的校園“O2O”模式,也得到了投資人的關注。南開校友滕健現在是天使投資人。9月下旬,在校友活動中,他決定對其進行風險投資,並給出了300萬元的估值。半個月後,第一筆資金到賬。王宇認為,校友間的信任是迅速達成合作的重要因素。“滕健師兄和他的夫人都是南開校友,我們商談並未在辦公室或商務場合,都是在他家一邊吃著蛋糕,一邊逗著小狗,在很輕鬆的氛圍裡達成合作意向的。”

  滕健是南開大學本科招生委員會成員,在一次會議上,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希望他能給南開學生創業團隊以支援。滕健向天津市教委和團市委核實,他這筆錢是“天津市給在校大學生創業團隊風險投資的第一例”。

  滕健認為,OMC團隊運用網際網路思維顛覆了傳統校園服裝行業,踏踏實實做出了東西,而這正是大學生創業很好的切入點,也是讓他決定投資的重要因素。

  在滕健的幫助下,OMC團隊入駐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天津市和平區科技金融大廈,並享受到了50平方米的免費辦公空間。王宇成立的太卡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也將在天津成立子公司。他表示,團隊現在已完全按照公司行為走賬,下個月就要開始納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