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創業故事

  只要有心能夠堅持,就一定能夠達到自己想要去到的地方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下崗女工 創業中“經營”人生

  從國企職員到下崗女工,陳媛像所有下崗人員一樣,由充滿陽光的生活掉入一片迷茫的黑暗之中。但與很多受到打擊一蹶不振的下崗人員不一樣的是,堅強樂觀的陳媛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沉又重拾信心,走上創業之路。

  陳媛原本在一家國有大企業做職員工作,生活很幸福,她的周圍一直被陽光籠罩。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到來,陳媛也沒有幸免,成為一名失業人員。剛下崗時,陳媛十分迷茫,企業是她賴以生存的根基,沒了工作她不知所措,不知道生活的方向。

  一時間,陳媛的思想變得很消沉,不斷的抱怨社會,整天打麻將、逛商店、無所事事,甚至連孩子感冒都不管。就這樣破罐破摔一段時間後,陳媛將家裡的積蓄也花光了,丈夫對她的行為也終於無法忍耐,耐心又和氣地給陳媛上了一堂思想課。經過丈夫的開導,陳媛又找到了生活的自信,看到了身上的責任。

  看看還不太懂事的女兒和丈夫一臉的期待,陳媛終於意識到不管下崗與否,她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和家人負起該有的責任。她相信,憑藉自己的努力,她會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有一個空間發揮能力。

  原本那個開朗樂觀的陳媛又回來了,她相信痛苦和煎熬能磨練人的意志,使人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她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去爭取,只要正視現實,敢於面對,不斷拼搏進取,相信總會有一天,辛勤的汗水就會結出累累碩果。這也是陳媛對人生的感悟,是用汗水和時間換來的生活真諦。

  下崗了,是再就業還是創業,陳媛進行了無數次的思想鬥爭。最終,她和愛人決定放棄再就業,走進商海自己創業。

  幾經考察,陳媛最終決定開一家飯店,這種行業不需要太高的專業知識,而且投資成本較小。陳媛東籌西借,總算借到了2萬塊錢,並在紅旗街東二胡同選中了一個小店,準備開起自己的飯店。經過簡單的裝修,陳媛開始營業了。開業之初,由於對飯店這行一無所知,陳媛面臨很多的困難。她的菜並不是很受歡迎,口味令很多人不滿意。

  起初的一段日子,飯店是入不敷出,她有些灰心。可看看向親友借錢的賬單,陳媛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不然她已經沒有出路了。為了更快的改進菜品,陳媛親自下廚,不斷的試做菜品找客人品嚐,終於得到了很多顧客的認可。而她也在努力中摸索到了一套開飯店的經驗。

  經過兩年的打拼後,陳媛有了一點積蓄,她開始擴大營業面積,又把店面做了新的裝修。這樣一來,費用就增加了,每天一開業,陳媛就得想怎麼將一天的費用掙出來。雖然壓力越來越大,但陳媛的信心也是滿滿,她相信她一定會撐過來。就這樣堅持了幾個月後,陳媛店裡的營業額由原來的一天幾十元錢到幾百元錢,到最後的幾千元錢,她終於看到了飯店的起色,也看到了希望。

  經過三年的努力,陳媛不但還上了所有的外債,手裡有了積蓄,店在附近也小有名氣,陳媛的家裡又恢復了往日的歡歌笑語。看著現在美好的生活,陳媛說:“這麼多年的辛苦付出終於有了回報,美好幸福的生活改變了我對社會的看法,今天的我更加積極樂觀,更加懂得勤勞致富的道理。”

  經歷過下崗那段彷徨無助的生活,陳媛非常理解下崗姐妹們的心情,更加了解她們需要一份工作重新喚起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陳媛覺得她有義務和責任幫助那些跟她有著相同遭遇的姐妹們。為此,她的店裡一直堅持招聘下崗女職工做服務員,並鼓勵姐妹們自己創業。現在,很多曾經在她店裡工作過的下崗女工也都當起了老闆,走上創業之路。

  2:小書屋承載起創業夢

  在大連市中山區同心街76號樓的一樓,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書店。書店很小,但圖書品種卻相當豐富,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每天仍然能夠吸引許多顧客光顧。然而,誰也不會想到,這間小書屋是一位已過不惑之年的下崗工人當初抱著“豁出去”的想法建起來的。談起當初創業的艱辛,45歲的書店老闆韓寶奎有著無限的感慨。

  2005年,韓寶奎與同齡的妻子雙雙下崗,當時他們已過不惑之年,家裡還有一個剛上初中的兒子,經濟狀況十分緊張。下崗初期,韓寶奎夫婦也曾迷惘過,彷徨過。尤其是兒子上初中以來,隨著課業的加重,學習資料也越來越多。一個學期下來,有時光買學習資料,就需要1000多元的費用。這對於當時正四處打著零工的韓寶奎夫婦來說,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偶然的一天,韓寶奎看到兒子滿桌的複習材料,忽然突發奇想,反正兒子也需要購買學習材料,何不開個書店,既滿足了孩子的學習需要,也許還能給家裡創造點收入。說幹就幹,第二天,韓寶奎就開始尋找合適的房源。經過考察,韓寶奎相中了桃源街的一處門面房。雖然只是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但考慮到年租金才1萬元,韓寶奎硬是從家裡僅有的2萬元中,拿出1萬元來付租金,剩下的1萬元用來購買圖書。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韓寶奎的小書屋終於開張了。看到小小的書店,韓寶奎變得自信滿滿。

  但令韓寶奎萬萬沒想到的是,更大的考驗正在等著他。書店開業初期,正逢夏季多雨時節。韓寶奎發現,下雨的時候,書店四周的牆壁不停地往下滲水,經常把一些圖書打溼。剛開始,只是漏一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雨水竟然越滲越多。曾經有一次,下了一個禮拜的連夜雨,雨水把屋裡的新書都打溼了,那一次,韓寶奎損失了2000多元。

  在那段時間裡,韓寶奎常常半夜兩三點鐘起來接雨水,為了怕書再被淋溼,他將所有的圖書上面都蓋了塑料布,又用油氈紙將房頂簡單地進行了鋪蓋。再說這第一批書,因為沒有經驗,進貨成本高,又不符合市場的需求,使得韓寶奎的書備受消費者的冷落。開業一個月,也沒賣出去幾本,看到2萬元就這樣打了水漂,妻子也忍不住埋怨他幾句。

  有了第一次的挫折之後,韓寶奎對這個行業有了新的認識,進第二批書的時候,他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全市大大小小的書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同時,他還深入學校、圖書館等地方,看看大家都需要什麼樣的書,並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走到哪記到哪。

  經過一番市場調查,韓寶奎借了1萬元購進了第二批圖書。就是這批圖書,讓韓寶奎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由於圖書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再加之韓寶奎夫婦的誠信經營,很快10平米的小書屋有了起色,並且有了一批客戶群。這次重生,使韓寶奎樹立了堅持做下去的信心。2006年和2007年,他的書店一直都朝著良好的態勢發展。

  3:下崗工人創業,逆境展風采

  蔣金枝原來只是一家國有企業的下崗工人,憑著多年的行業經驗和創業慾望,她於1998年成立了咸寧市寶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並自任董事長、總經理。

  在黨的大好政策的扶持之下,該公司堅持以質取勝、科學發展,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仍能站穩腳根,並榮獲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湖北市場誠信商品採購單位”、“省最佳成長型企業”等光榮稱號。成績飽含坎坷,榮譽凝聚曲折,有誰能體會一個女人搏擊商海的酸甜苦辣?

  1998年寶源公司成立後,由於產品用途廣,銷量大,公司發展蒸蒸日上,一帆風順,一度積集了幾百萬元的資產,蔣金枝認為這是天道酬勤的回報,從而放鬆了市場警惕。正當她放手大幹的時候,卻遭遇了本地國有企業的普遍改制。

  不幸的是,她的23家客戶全部屬於改制企業,這些即將破產、倒閉的企業都不同程度地拖欠著她的貨款,少則幾萬元,多的幾十萬元,合起來是好幾百萬元。

  國企改制成了將金枝的致命一擊。為了討回貨款,她將所有欠款企業告上法庭,結果是贏了官司輸了錢。所有的欠款企業都承認欠款,卻無力償還。貨款收不回,幾百萬元錢就成了水漂。蔣金枝由身價百萬的富婆變成了不名一文的乞丐,在傷心欲絕和心力絞碎之中,一病不起,甚至大小便失禁,住院治療長達2個月之久。

  出院之後,她痛定思痛,面對負債累累的公司,面對不知所措的員工和一家老小,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驅使她從跌倒的地方頑強地站起來。

  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沒有資金重新借,沒有市場重新找。為了借款,她不知踏遍了多少門檻;為了銷路,她不記得吃了多少箱方便麵。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由於有了上次創業的教訓,在跑市場的過程中,她看準了與一些有能力付款的企業合作,不能付款的企業,寧可不做也不能白做。按照這樣一種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策略,她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一直堅持到今天。

  目前,寶源公司還處在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階段,全體員工團結互助,同舟共濟,給了蔣金枝莫大的支援。她也真誠地對待每一名員工,自公司成立後,即使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蔣金枝從不拖欠工人工資,併為每個員工購買了社會保險。

  同時,她照章管理,誠實經營,依法納稅,從不拖欠國家一分稅款,即使在企業嚴重困難的時候,她也沒有申請免稅,反而借錢納稅,因此,她年年被評為先進納稅戶。

  事業上的進步增強了蔣金枝創業的熱情,生意上的拓展提高了她的社會知名度。最近幾年,蔣金枝相繼被評為省人大代表、市區政協委員。這些榮譽也激發了她關心群眾、奉獻社會的責任感,併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一是牽頭修建唐家咀大橋。唐家咀原來只有一座僅能容納拖拉機通過的小橋,給當地群眾的生活和交通帶來很大不便。蔣金枝得知此事後,利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身份向省市政府提交相關提案,並多次自費到省裡找領導請專家實地考察,經過幾個月奔波之後,唐家咀大橋終於被列入規劃並最終建成;

  二是資助困難大學生。無錢創業的艱辛使蔣金枝深深理解困難大學生的求知慾望。目前,蔣金枝正資助2名5年制大學生,直至他們畢業;三是積極賑災抗災。

  蔣金枝經常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無論是洪水災害、還是非典、或是雪災,她都積極捐錢捐物,特別是汶川大地震,蔣金枝通過多種身份先後民建、工商聯、工商局、向陽湖鎮、所在村、組等多個地方捐錢捐物。

  

的人還:

1.40多歲下崗創業的故事 40歲下崗工人9年創業成千萬富翁的創業故事

2.50歲

3.一個下崗女工的創業故事

4.50多歲中年創業故事3個

5.真實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