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新工資計算方法

  教師工作研究原則上應當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目前定性研究即根據傳統和專家意見對教師或學術專案的學術水平進行定性評價。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績效工資總量暫按學校工作人員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規範後的津貼補貼水平核定。其中,義務教育教師規範後的津貼補貼平均水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部門按照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確定。績效工資總量隨基本工資和學校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公務員規範後津貼補貼的調整相應調整。

  ***二***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清理規範義務教育學校津貼補貼結合進行,將規範後的津貼補貼和原國家規定的年終一次性獎金納入績效工資總量。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學校主管部門具體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要合理統籌,逐步實現同一縣級行政區域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水平大體平衡。對農村學校特別是條件艱苦的學校要給予適當傾斜。

  績效工資的分配

  ***一***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佔績效工資總量的70%,具體專案和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確定,一般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在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專案。

  ***二***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教育部門要制定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對學校內部考核的指導。學校要完善內部考核制度,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

  ***三***學校制定績效工資分配辦法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徵求教職工的意見。分配辦法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後,報學校主管部門批准,並在本校公開。

  ***四***校長的績效工資,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範圍內,由主管部門根據對校長的考核結果統籌考慮確定。

  教師的職業特點

  教師的職業特點,既帶有歷史遺傳的色彩,又反映時代變遷的影響。綜合二者,當代中國教師的職業特教師點主要有:

  其一,職業形象的準公共性。教師雖然不像政治家、演藝人員那樣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也相當多的時候暴露於學生、家長、社群的注視之下,因此必須善於塑造並維護自己的積極形象。

  其二,職業環境的相對封閉性。

  其三,工作績效的模糊性。

  其四,職業待遇的福利性。教師的勞動成果不能以經濟指標衡量,教師的勞動待遇也帶有相當的福利性,所謂福利性。一指教師的待遇相對不高,一指教師的待遇相對穩定。

  其五,師生關係的隱蔽不平等性。雖然從法律角度來講,師生是平等的權利義務主體;從教育的理想追求來看,師生也應該成為平等的對話者。然而在實際中,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尤其是教師在體力、智力、學識、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優勢,師生關係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這種不平等性可能是許多人所不敢承認、不願承認的,但它又是極其隱蔽而頑固地存在著的。

  教師的道德規範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