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工資如何計算方法

  工資為勞動者的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特別是在我國現階段,勞動是勞動者謀生的手段,獲取工資仍然是勞動者履行勞動義務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小編整理了一些事業單位工資計算方法,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事業單位工資計算方法

  一、這次調整工齡津貼標準的範圍是實行結構工資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

  二、機關、事業單位的在職正式工作人員,其工齡津貼標準由現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調整為1元。工齡津貼按本人實際工齡計發。

  三、已達到國家規定的離退休年齡未辦理離退休手續的人員,屬於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批准繼續工作的,可以按實際工齡計發工齡津貼;其餘均按本人達到國家規定離退休年齡時的工齡計發工齡津貼。

  四、相應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休、退休人員的待遇,具體辦法是:對參加了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按本人離退休前的實際工齡和調整後的標準計算原工齡津貼數額,納入離退休費基數。對未參加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按本人離退休前的實際工齡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標準增加離退休費基數。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計算方法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退休人員: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按照政府檔案規定,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支付專案好幾項,其中第一項是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 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其中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綜合補貼,出勤補貼等,出勤補貼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內。

  國家規定的綜合補貼的的具體規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規定的,各地不一樣。

  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基本養老金計發比例為0.4%。

  退休金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係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準。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計算方法

  績效工資=基礎績效+獎勵績效

  基礎績效佔績效工資的70% 獎勵績效佔30%

  職工個人基礎績效月標準額 是根據標準來的,比如管理崗科員是1740,辦事員1620等,管理崗、技術職稱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級別有各自的標準。

  職工個人獎勵績效月標準額 是個人基礎績效標準額 除以7乘以3得到的,比如1740除以7乘以3=746.

  單位每年在財政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全體職工全年的基礎績效和獎勵績效=***全體職工基礎績效標準數額之和+全體職工獎勵績效標準數額之和****12個月

  分配:

  1、基礎績效直接進入工資,同時取消了其他津補貼

  2、獎勵績效:單位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分配方案***怎麼分,多長時間發一次***,還有相應的職工考核辦法。

  誤區:

  獎勵績效,比如都是科員,標準都是746/月,但是不等於實際就給大家每人每月發746,因為要有考核,出勤神馬的、工作有好有壞等等原因,有可能拿到的不是標準額度,這就是獎勵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