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關係

  企業財務管理活動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1.企業財務管理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區別

  企業財務管理活動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作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之一的財務報表分析,其資產、成本控制、經營現金流入流出、淨利潤等是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是否正常開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財務報表分析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而存在。其外在表現形式與財務管理活動的依據原理和關注的側重點不一致。主要表現在財務報表分析與財務管理活動之間在會計資訊處理、財務研究側重點、服務物件管理、會計職能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區別。就會計職能而言,財務報表分析的會計職能主要側重於對報表的“分析”.財務管理活動的會計職能主要側重於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企業才財務管理活動主要包含預測企業的資產利潤、合理制定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合理有效地控制企業的成本支出、對企業員工進行績效考核等內容。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針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經營現金流量表等報表中財務比率的選取、計算與分析。就財務研究的側重點而言,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主要側重於企業在籌資、投資、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各個階段的全過程,而財務報表側重於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銷售、利潤結果。

  2.企業財務管理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聯絡

  財務報表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財務報表可以作為衡量企業在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的標準。企業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或者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的總目的是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加強財務會計資訊質量。由此可見,財務報表分析與財務管理活動在目標上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其次,財務管理活動是對財務報表分析情況的總結和完善。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分析企業一個季度或者一年的資產負債情況、成本費用支出、營業利潤等狀況,並不代表企業最近幾年的財務經營狀況及其管理水平。因此,財務管理活動是對財務報表分析的總結與完善。

  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

  1.為不同資訊使用者提供便利

  針對不同財務資訊使用者來說,財務資訊使用者在研究、參考財務報表資訊時關注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首先,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能力是影響投資者決定參與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其次,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的盈利能力、資產流動比率、內部成本控制能力、負債償還能力是決定債權人是否僅需投資企業的主要因素。最後,就經營管理者而言,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中的財務比率、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收益率、其他業務收益率和銷售利潤率來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對比分析同行業的財務比率並及時調整高於同行業的財務比率。由此可見,分析財務報表可以為不同資訊使用者提供便利。除此之外,政府監督機關還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的納稅籌劃的指標考核,比如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稅種的籌劃標準方針制定,避免企業出現偷稅、漏稅等現象。

  2.體現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解釋

  在會計學領域,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對外會計資訊披露時亦稱對外會計報表,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會計主體財務資訊質量等情況的重要槓桿。會計報表的結構體系包含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經營現金流量表、利潤表、財務狀況變動表等。作為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之一的財務報表,其結構體系中不包含股東投資報告、董事會報告、企業經營管理報告分析說明書、人事變動報告、人事資料說明書等。企業的財務報表主要由對外報表與對內報表兩大部分組成,就對外報表而言,其編制準則主要遵循會計準則與會計政策的選擇,在對外會計報表資訊披露的過程中針對的物件主要是在債權人、銀行、政府納稅機關、社會媒介等債權所有人。由此可見,財務報表在財務管理活動體系結構中佔據重要地位。

  3.體現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描述

  財務報表作為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結構中的一部分,在財務管理活動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因此,財務報表在編制過程中,要確保財務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另外,合理性和科學性是會計人員在記錄、編制財務報表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主要問題。編制財務報表要遵循國家相關部門的制定的法律法規,避免出現預算偏離實際收支軌道的現象。因此,企業要有效開展實施預算活動,促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向科學化、全面化、完整化方向發展,最終實現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