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工商戶核定稅率

  核定應稅所得率以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再依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專案適用的5%至35%超額累進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到你。

  

  核定徵收的個體工商戶繳納個人所得稅,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定額徵收  按照稅務部門依法核定的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按期繳納。

  ***2***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 或

  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應稅所率應按下表規定的標準執行:

  應稅所得率表

  行業      應稅所得率***%***

  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 5~20

  建築業、房地產開發業 7~20

  飲食服務業      7~25

  娛樂業         20~40

  其他行業        10~30

  稅率的定義

  稅率,是對徵稅物件的徵收比例或徵收額度。稅率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也是衡量稅負輕重與否的重要標誌。中國現行的稅率主要有比例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定額稅率、超率累進稅率。

  稅率的基本概念

  稅率一般分為定額稅率、比例稅率、累進稅率這幾項。定額稅率。是指徵稅物件的計量單位直接規定為納稅的絕對額的稅率形式,適用於從量徵收的稅種。

  比例稅率:指對同一徵稅物件不分數額大小,規定相同的徵稅比例的稅率。流轉稅一般都實行比例稅率。比例稅率又分為統一比例稅率和差別比例稅率。前者指一種稅只設置一種比例稅率,所有納稅人都按同一稅率納稅;後者指一種稅設兩種或以上的比例稅率。

  累進稅率:又稱累進稅制,指隨同徵稅物件數量的增大,徵稅比例隨之提高的稅率。被稱之為經濟的“自動穩定器”。一般適用於收益、財產徵稅。它可分為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此外,由於計稅依據、減稅免稅、加成徵稅、加倍徵稅、偷稅漏稅等原因造成納稅人的實際稅率與稅法所規定的稅率即名義稅率不相等。

  對課稅物件和計稅依據的徵收比例和徵收額度。稅率表現為稅額占課稅物件的比例。稅率是稅法的核心要素,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體現稅收負擔的深度,是稅制建設的中心環節。在課稅物件和稅基既定的條件下,稅率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國家財政收入和納稅人的負擔;關係到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經濟利益。稅率的高低和稅率形式的運用,是國家經濟政策和稅收政策的體現,是發揮稅收經濟槓桿作用的關鍵。稅率的種類一般可分為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定額稅率3種基本形式。此外,還有一些在特定條件下使用的零稅率、負稅率、累退稅率、差額稅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