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創業經歷範文相關內容

  講述勵志創業者的經歷,是告訴大家創業當中的技巧,經驗和點子,讓後來者學習和借鑑,針對自身情況,來進行結合或者借鑑達到創業目的。小編整理了勵志創業經歷案例分享給大家!

  勵志創業經歷一:十九歲女孩的創業經歷

  我來自江蘇常州,學歷不高,只是中專業畢業。從小受家裡的影響,對做生意一直是很有興趣。中專第三年一般學習都要外出實習的,當時我學的專業是美容美髮,其實我不喜歡這個專業,那時候總覺得一個小姑娘家做這個別人會瞧不起,但專業成績到不錯。所以我在要實習前向老師保證以後畢業考試絕對通過的情況下,獨自跑到山東淮坊的姐姐那裡。當時淮坊市中心的和平路上有一家門面是關著的,我就跑去問一下,房租是1.8萬/年,我覺得市口不錯。但畢竟是我第一次創業,所以我讓我媽來了一趟淮坊,幫我實地考察一下。決定下來就開個女孩飾品店***女孩子的錢好賺嘛,再說我也很喜歡那些小東東***! 那時因為媽媽在常州有家飯店,所以幫不上我的忙,告訴我應該注意幾點問題後,第二天就回家了***我想她是讓我一個人磨練磨練吧***。

  當時自已有1.5萬元,是壓歲錢累積下來,又跟媽媽借了3萬元,然後跟房東訂了三年的合同,半年一付。再讓姐姐幫我找了幾個木匠,給我打了15節櫃檯,上面全是用玻璃做的,打了一星期,連木匠的工資和木頭、木板、玻璃等等一共花了3000左右。說得太細了吧?我還是大概說一下吧,畢竟同志是關心如何創業的。反正裝修費包括門面、牆面、吊頂一共花了差不多2萬吧***做女孩飾口門面一定要裝修的好一點***!多餘下來的錢我都用在進貨上了。為了提高店的檔次,我還請了三名服務員,統一著裝。生意剛開始一般,然後我採用了會員制,就是第一次來的客人無論消費多少,我都會送一張會員卡,然後把以後每次的消費都記錄在卡上,到一定數額時就可以在店裡任選一些規定價格的東東,送給客戶。當然這樣的方法當時在我們江蘇已經風行多時了,可在濰坊卻不多。平時我也不太和客人斤斤計較,對待每個客人都客氣:老客人來了,有時我會送點新進的小玩意,比如口紅,眼影類的——其實這些小東東不值多少錢的,但人情卻有了,她下回買東東時還會想到你,並且還能幫你帶來客人!

  店裡每次進貨一般我都不進很多,少才精嘛,少太有賣貴嘛。每兩星期我都會去一趟廣州,去一趟浙江義烏。去廣州主要是為了看一些新款式,現在最新流行的,一般不是進很多貨。大批量的貨還是在浙江拿的,那是自產自銷的模式,少了一道中間商,所以進貨價一般不是太高。而浙江人最拿手是就是仿製,只要是廣州有的新貨不用過多久,浙江也會有。當然對客人說,我一般總是店裡的貨是廣州貨。

  差不多半年內吧,我已經陸續把借我媽媽的錢還給了她,並且交了下半年的房租。當時手裡確實也沒什麼錢了,錢都在貨上面了,我大概做了一年半吧。那時生意已經很好了,每天的平均營業額都在1500左右,利潤是比較可觀了。

  那時我媽媽打電話給說在汽車站旁有一家兩間並排的飯店要轉讓,讓我回來看看。我知道媽媽的意思,希望我在她身邊。我是個獨女,而且我媽的飯店也開著對面,她認為這樣不太遠可以相互照應。其實我當時也有想回來的意思,我一個女孩子在外面做生意確實也很累。因為我的生意慢慢好起來了我附近也有幾家飾品店,也許是眼紅了,那一陣子居然在一星期內被人砸了兩次店。我平時為人都很客氣的,一般情況下不和別人爭吵,基本沒跟別人結過怨。那次砸店的高個子一邊砸我的櫃檯,嘴裡還說著,南方蠻子別到我們北方來賺錢!我認為除了是別人眼紅應該沒別的了吧,可我心裡當時真是委屈啊。江蘇常州好象也稱不上南方吧,心裡還特害怕,我一直是一個人住在店裡的,這萬一人家半夜三更的來把我殺了就不好玩了。因為當時店裡生意確實不錯,隔壁賣服裝的老闆聽說我想回家了,主動來跟我說想要我的店。大家商量下來轉讓費一共是12萬房租不在內***有6萬左右是貨,還有裝修費、執照、櫃檯、貨架,反正店裡所有的東東都給她了,包括我住店後面的床桌子等等***。

  那年我19歲,也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除去還給媽媽的錢和我本來的1.5萬本錢,手上還有27.3萬。臨走前我給了姐姐3000元,也算是我的心意。回來後我盤下了媽媽對面的一家飯店,當時在汽車站附近都是些小小的香菸店,沒什麼超市,而且附近也有很多小旅館那裡的客人總要買些毛巾、襪子、牙膏、牙刷吧,所以我決定開一家超市!我當時還有個小腦筋,開超市不煩人呀,主要進點貨回來就可以了,坐著收錢就行了呀,其實後來才發現超市其實也蠻麻煩的。

  我在這家超市的經營方式是:要求店內的服務員對待客人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保持微笑,店內絕無假貨,特別是香菸,絕對是真的!生意也不錯,特別是夏天時生意是最旺的時候。利潤雖然沒開飾品店裡高,但薄利多銷嘛。這家算是開的比較長了,一直到去年的6月中旬,當時非典正是最猖狂的時候,從2月開始生意就一落千丈,店裡最少的一次營業額才350元。光付水電人員工資房租都不夠。我當時心裡實在是急啊,而且我在年前已經訂了火車站旁邊的一幢四開間門面二層樓的店面房,本來是想租過來後一半租過別人一半留著自已開店。到時候兩邊同時虧本,我就完了!對於我這個沒見過什麼大世面的人來說已經是擔心死了,說實話當時我真沒想過這非典就這麼快會過去。當時我想這要拖個一年半載的我就虧大了,唉,眼界不高啊。當時我可以說是低價轉給別人的,轉讓費一分錢都沒賺。

  那年我23歲手裡,除了原來的本錢外一共淨掙了30萬,其實安賬面反應是應該有48萬多。那幾年我開銷也蠻大的,做做美容啦,買了臺電腦,換了個彩屏手機,買了輛摩托車,過年過節都會給長輩紅包等……火車站旁邊的店8月交工時,租金倒不貴,20萬/年房租是一年一付,訂了三年的合同,還付了年租金的20%,4萬元做訂金。店裡完全是毛坯,所以我請了裝修工人地上鋪了地磚,牆上只是用乳膠漆刷白~當時很節約一共才花了3萬多元的裝修費。我當時不想自已開了,形勢不好呀,我足足關了三個月才陸續有人來租。從租金和裝修費用上來看我差不多虧了9萬元。不過也有了個意外之喜!我發現我當時的店後面有個辦公樓要搬了,我就去找了一下有關人員,把後面的辦公樓改為旅館,去年12月時就訂下了合同。差不多在一月中旬我就開張了。現在生意還不錯,第二店旅館也準備在今年的11月底開始裝修,但我想衝在所底就開張。

  如今我24歲了,雖然現在我手裡沒什麼資產,沒房沒車,也沒有大量的現金,但我有兩家店。它們會在我的培育下慢慢長大,雖然我是個女人,但我相信男人能做好的事業,我也行!

  勵志創業經歷二:戰勝自我是關鍵

  日前,作為主講人之一來京參加主題為“娛樂與青少年成長”的2005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論壇的美國有線電視女性頻道創始人、Oxygen Media總裁兼CEO傑拉爾丁·雷伯恩***Geraldine Lay-bourne***女士與北京動動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淑琪、北京盈之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瑩就女性二次創業的話題進行了對話。同樣有過完成女性社會責任後進行創業經歷的三位成功的創業者指出,女性在從家庭到職業迴歸的二次創業過程中,最關鍵的是戰勝自己,調整好心態,實現角色的順利轉變。

  二次創業最大困難來自內因

  對於初次創業的女性來說,通常會遇到缺乏資金、經驗和好的專案的問題,而對於從家庭中走向社會、走向職場的二次創業的女性來說,最大的困難和障礙卻是來自自己的內心。

  王淑琪表示,目前社會對事業型女性乃至女創業者的包容程度已經比較高了,外部因素通常對女性二次創業不會構成太大困難和阻礙。但多重社會角色之間的矛盾會給她們帶來相當大的心理負荷。她說,創業者自然要花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拼命工作,而作為妻子和母親的她們就註定無法給予家庭足夠的精力和照顧,而中國女性“相夫教子”的傳統觀念對她們的影響就會與現實狀況發生衝突,這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王淑琪從海外求學歸來創辦雜誌的時候,每天非常忙碌,女兒雖然非常喜歡看她辦的雜誌,但也常常因為想媽媽而和她“淚眼相向”。

  選擇適合的專案來入手

  三位成功的女性創業者有這樣的共識:女性與男性性別不同,思維方式和邏輯特點也不相同。李瑩說,女性考慮問題時是多方面的,比較注重細節,而巨集觀思維和長遠打算能力並不是那麼強。從這個角度出發,女性創業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案來入手。

  傑拉爾丁女士和王淑琪所從事的都是面向少年兒童的傳媒行業,這其實都是由她們母親的角色帶來的。王淑琪從海外求學歸來,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女兒閱讀的刊物時發現國內這部分刊物的空白,由此辦起了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類雜誌。而傑拉爾丁女士則把自己的企業管理哲學用母親的角色來解釋:管理企業和教育孩子大同小異,教育孩子要先孩子一步來考慮,管理企業同樣要先員工一步來考慮。在有幾個孩子的情況下要能協調好孩子之間的關係,而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也要學會較好地協調企業各員工、各部門之間的關係。

  汽車被社會認為是男人的“專利”,但李瑩卻作為寶馬汽車乃至整個汽車代理行業中鳳毛麟角的女性為人們所知。她說目前汽車銷售行業壟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代理商只有提供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才能保持客戶對於品牌的忠誠度,在市場中獨佔鰲頭。而女性細膩縝密的思維特性,正是從事服務行業的最好的“天賦”。

  二次創業要“有備而來”

  女性二次創業要“有備而來”,這是三位成功的女性創業者為後來者提供的建議。

  第一,調整好心理狀態。李瑩說,女性二次創業時與一次創業相比從認識上應該有一個質的提升,關鍵是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想要什麼。同時,還要做好面對壓力和挑戰的心理準備。

  第二,應該做好學習方面的準備。王淑琪認為,在一段時間的家庭生活之後,女性身上的知識、自信等創業必須的特質會被慢慢磨去。她建議女性把在準備二次創業之前的一年用來學習、充電,讓自己的狀態慢慢恢復過來,與職場“合拍”。

  第三,要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李瑩經歷了創業、迴歸家庭和二次創業的多個歷程,箇中感受頗深。她說,身處事業之中的女性常常會對全職的家庭主婦表示不理解,而家庭主婦也會認為事業型的女性沒有盡到女性的社會責任。她一路走來的最大體驗就是:女性的任何一種選擇都無可厚非,應該尊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最後,要學會安排好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各自的分量。李瑩建議“事業型”的母親們學會在有限的時間中如何更有效率地與孩子相處和交流,在一起的時間不在於“多”,而在於“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