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海南扶持政策資訊

  海南是一個以旅遊業為主的省市,對於創業它應該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那麼當地政府如何支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海南將啟動創業孵化基地認定 申報需具備5個條件

  海南省近期將啟動省級創業孵化基地認定工作,符合條件的機構可提前準備申請材料。

  申請條件明確,經政府批准設立或依法成立的獨立法人機構,且執行滿1年***含1年***以上的,且符合下列5個條件的,均可申報海南省創業孵化基地:

  ***一***申報創業孵化基地的單位或個人應具有獨立的企業或事業法人資格,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健全的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和健全的財務制度,具有相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服務管理人員。

  ***二***場地和配套設施。孵化基地的場地面積不低於800平方米。場地須產權清晰或租用合同明確,在使用期內不得變更用途。場地及公共服務設施應免費提供或使用成本明顯低於市場價格。

  ***三***運營狀況。基地內在孵企業一般不少於15家,基地要制定明確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以及相應的評審程式。

  ***四***創業孵化基地的場所位於較合理的地理位置,有相應的道路、供電、供水、消防、通訊、網路和職工生活等基礎配套設施。

  ***五***有明確具體的孵化週期***一般孵化週期為兩年***,並建立相應的進入和退出制度。

  認定程式按屬地管理原則,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批准設立或在省工商局行政管理部門註冊成立的基地機構,由省級就業部門負責組織認定;市***縣***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批准設立或在市***縣***工商局行政管理部門註冊成立的基地機構,由所在地市縣就業部門負責組織認定。其中,省級基地認定程式包括初審、稽核和公佈環節。對稽核發現提交虛假申報材料的單位,2年內取消申報資格。對公示無異議的申報單位,授予“海南省創業孵化基地”

  海南攜騰訊建百萬平米創業“生態村” 預算225億 創客入駐送住房

  氣溫逐漸高升的海南島,創業氣氛也在逐漸升溫。23日,騰訊開放平臺總經理侯曉楠與海南生態軟體園總經理楊淳至聯合宣佈啟動騰訊“網際網路+生態村”建設。

  楊淳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整個生態村建築面積為100萬平米,建設內容包括創業四合院、中國網際網路大學、全球網際網路博物館、萬人眾創趕集街等大型綜合配套設施。整個專案預期兩年時間建成,為此專案海南省預算支出225億元。

  這也將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創業生態基地。為積極引入創業團隊,該生態村開出了十分誘人的入駐條件,包括“一站式”審批等政務服務,另外通過篩選的專案免費獲得人均10平米辦公室和人均30平米住房特色支援,以及最高50%的購房補貼。

  政府支援雙創力度加大

  2016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釋出的資料顯示,全國眾創空間已經超過2300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各類眾創空間、孵化空間遍地開花。其中,政策支援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了支援眾創空間建設與發展的政策或關於推動創業創新的實施意見。

  有些地方還設立了短期內眾創空間發展的數量目標。如安徽省提出“創業江淮”行動計劃,旨在兩年內在合肥、蕪湖、蚌埠等中心城市建成10個以上市場化、示範性眾創空間;天津的目標是到2016年全市眾創空間超過100個。山西提出到2017年建100個眾創空間。

  但像海南省這樣一次性預算投入225億元建設一個類似於孵化器的生態村,規模是空前的。據楊淳至介紹,海南“網際網路+生態村”是繼2015年11月,海南生態園與騰訊宣佈共建騰訊“網際網路+生態村”之後,實施國家“雙創”戰略的深度合作。生態村對創業者的孵化服務中,硬體由海南省政府和軟體產業園提供,騰訊負責軟體和投資服務。

  這和騰訊創業平臺孵化的樣本企業可能不無關係。騰訊副總裁林松濤介紹,2015年騰訊建成25個線下眾創空間,總面積超過50萬平米。而截至去年10月,開放平臺上年收益超過1億元的創業公司24家,融資超過1億元的創業公司超過100家。

  海南100萬平米的生態村能帶來多大的直接收益?楊淳至表示,海南省十分重視網際網路產業,因為它並沒有實體消耗,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和海南發展生態旅遊業不存在衝突。而在十三五規劃中,海南網際網路產業目標是1000億元,包括生態村在內的生態軟體園區要做到500億元。

  為吸引創業團隊加入,生態村將提供優渥的條件,包括“一站式”審批等政務服務,企業稅地方分享部門最高50%到80%的獎勵。另外通過篩選的專案免費可獲得人均10平米辦公室和人均30平米住房特色支援,以及最高50%的購房補貼。

  另外,記者注意到,騰訊“網際網路+生態村”還將建設系列完善、高階優質的綜合服務設施,包括國際學校、國際醫院、住宅配套設施7萬平方米。馬化騰在騰訊與海南簽署協議講話中稱:“要將‘網際網路+生態村’建設成全球的標杆。”

  租房式孵化器沒有解決需求

  在眾創空間在備受熱捧的同時,我們也看看“雙創”服務產業面臨著一些無法迴避的問題。目前,眾創空間背後的推手主要有政府、學校、企業、地產、投資基金、媒體,另外還有一些共享辦公型團隊。

  但由於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化重視不夠,部分創新創業的專業化培訓水平低,有些創客平臺完成指標,企圖通過“拉郎配”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出現創客團隊不夠用的情況。同濟大學曾在日前釋出的調研報告中指出,在對長三角地區的眾創空間進行調研後發現,眾創空間“有店無客”、人員參與度低,長期保持活躍參與人數不多。

  被譽為創客之都的深圳,也出現了眾創平臺入駐不及預期關門的現象。在知名孵化平臺“地庫”倒閉新聞出現之後,上週,深圳又一家創業孵化平臺“孔雀之家”被迫關門。由於幕後缺少資本支援,單純的共享辦公型孵化器面臨被洗牌出局的趨勢。

  林松濤表示:“我們瞭解到,真正租不起物理空間的佔比非常小,物業和土地不是對創業者真正有需求的因素,我們認為人才缺乏、資金困難、市場開拓困難、產品競爭激烈和創業成本上漲是目前創業者面臨的最大困難,這也是眾創空間服務的要點。騰訊眾創空間提出了五大服務標準——創服、創孵、創投、創培、創星,從創業者成長全週期的需求出發,在創業服務、載體辦公、創業投資、創業培訓、創業選星等維度提出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