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歌德的思想是什麼

  歌德是德國著名的科學家、思想家和作家,一生之中創作出了大量的作品,這些作品中很多都是世界級的佳作,歌德是德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歌德巨集觀地審視了人類的文學創作,得出“整個世界都是他的題材,”“真實的題材沒有不可以入詩或非詩性的”結論。但他同時看到,就每一位作家的具體創作活動而言,又必然會有其特定的選材範圍:任何作家要想獲得創作的成功,在選材方面必須力戒旁馳博騖,而要以自己的生活實踐為基礎,著眼於那些為自己所熟悉從而有能力駕馭的生活現象。

  其次,歌德指出,作家在感受體驗生活的基礎上進入創作過程,應當從對生活中個別事物的把握開始。他認為,對於個別事物的把握和描述是文學藝術的生命所在。所謂個別事物,在歌德看來,既包括現實生活中的個別人物、事件、情境,也包括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某種傳說、故事等。歌德要求作家把對生活中個別事物的把握作為創作過程的起點,是對傳統的文學創作思想的一個重大突破,在西方文論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歌德生活的時代,在文學創作和理論批評中張揚自由、表現個性的呼聲與傳統的文學觀念之間的衝突日益尖銳。歌德基於自己對文學特徵的深刻體會,沿著前人的方向繼續探索,終於在創作理論上完成了從“型別說”到“個別說”的轉換,轉換的重要標誌,便是從個別出發的創作主張的提出。歌德從理論上對“型別說”給予了有力的否定。這裡所傳達的基本精神,同樣貫穿在歌德的其他不少言論中。

  在歌德生活的中晚期,即十八世紀九十年代至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在德國,以至整個西歐和俄國,瀰漫著一股消極浪漫主義的逆流。不少人鼓吹藝術必須從詩人的內心世界出發,拒絕接近生活和反映主活。面對這股極其有害的文藝思潮,歌德獨立不移,力挽狂瀾,表現出對現實主義原則的堅信。他說:“我和整個時代是背道而馳的,因為我們的時代全在主觀傾向籠罩之下,而我努力接近的卻是客觀世界。”他把那些與世隔絕,沉湎於冥思苦索,向壁虛溝的詩人稱為“主觀詩人”,認為他們不配稱為真正的詩人。他深刻地指出:“要是他只能表達他自己的那一點主觀情緒,他還算不上什麼;但是一旦掌握住世界而且能把它表達出來,他憂是一個詩人了。此後他就有寫不盡的材料;而且能寫出經常是新鮮的東西。至於主觀詩人,卻很快擾把他的內心生活的那一點材料用完,而且終於陷入習套作風了。”在當時消極浪漫主義的浪潮中,與歌德交誼甚篤的席勒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以至兩人在文藝觀上發生了分歧。歌德指出:“我主張詩應從客觀世界出發的原則,認為這種創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卻用完全主觀的方法去寫作,認為只有他那種方法才是正確的。”診“我不免想,席勒對哲學的煩向損害了他的詩,因為這種傾向使他把觀念看得高於一切自然,甚至消滅了自然。”歌德在這裡明確指出的“從客觀世界出發的原則”,正是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而那種“用完全主觀的方法去寫作”,“把觀念看得高於一切自然,甚至消滅了自然”的創作傾向.則是同這一原則相違背的。

  關於歌德的社會評價

  恩格斯說過:“歌德有時非常偉大,有時極為渺小”,“在他心中經常進行著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的樞密顧問之間的鬥爭。”恩格斯甚至曾經把歌德和黑格爾並提,給予高度的評價,稱“歌德和黑格爾各在自己的領域中都是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哲學家黑格爾對歌德的思路有著及其深刻的理解,他準確地指出,“歌德的初始現象並不已經意味著一種理念,而是意味著一種精神——感性的本質,在純粹的本質概念和感性世界的偶然現象之間進行調和。”

  關於歌德的故居

  歌德故居位於在法蘭克福西思格拉大街23-25號。歌德故居一共包括十六個房間,這十六個房間分為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的風格迥然不同,其中一部分是用來接待達官顯貴的,因此這部分被裝飾的富麗堂皇,另一部分是用於生活起居和工作的,這一部分被裝修的非常的簡樸,有小客廳、藏書室、臥室和工作室等。這些房間現在都按歌德生前的原樣陳列,在故居里陳列著許多歌德親手製作的動植物和礦物標本。

  在歌德的工作室內找不到任何複雜的設施,只有書桌、椅子和幾件傢俱。歌德一直以來都是站著寫作,他寫作用的是一張斜平面桌子,現在仍然被擺放在故居中。工作室的裡間是一間書齋,這間書齋中擁有藏書5400 多冊,現在也按歌德時代的原樣保留著。

  歌德的工作室的隔壁是臥室,臥室是一個小長條形,只有一扇窗戶向花園敞開,臥室的牆上掛著一些研究自然科學的圖表和溫度計、晴雨表以及一個燈傘。臥室內只有一張床、一個小方桌和一把矮腳靠背木椅。歌德就是在這個房間內去世的。

  歌德故居中還藏有歌德的書信和手稿,1885年,這所房子被德國政府闢為歌德故居,每年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百萬遊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