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打呼嚕的原因

  約有15%的兒童在睡覺時患有不同程度的打鼾,兒童睡眠呼吸障礙的高發期在2~8歲,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扁桃體腫大

  嬰幼兒時期,寶寶的咽部集結了豐富的淋巴組織,又稱增殖體,增生過大則為增殖體肥大。扁桃體或增殖腺肥大,引起咽喉部狹窄,入睡時發出鼾聲,導致打呼嚕、張口呼吸甚至呼吸暫停等現象。

  2、鼻道狹窄

  寶寶的咽腔較短,鼻道狹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腫脹就易阻塞。半歲之內的小寶寶時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嚨有痰音,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3、呼吸道炎症

  上呼吸道發炎、慢性鼻竇炎會使鼻黏膜充血水腫,以及扁桃體增殖體異常肥大,鼻咽部通氣受阻,睡眠時不能經鼻呼吸,出現隨呼吸發出的鼾聲。

  4、肥胖

  體胖的寶寶咽部的軟肉構造較肥厚,睡覺時口咽部呼吸道易阻塞,出現鼾聲,嚴重時甚至會有呼吸暫停的現象。

  5、睡眠姿勢不佳

  譬如寶寶仰睡,舌頭根部因重力關係向後倒,呼吸通道受到部分阻塞,氣流進出鼻腔、口咽和喉嚨時,附近黏膜或肌肉產生振動發出鼾聲。

  6、氣道不通

  鼻部異常 呼吸道鼻咽部、頜部有生理性異常也是引起鼾症的原因。譬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都可引起鼻部狹窄,造成氣流堵塞,引起鼾症。還有頜面部發育畸形,如小頜畸形等,也可造成鼻咽部呼吸時氣流受阻,在晚上睡眠時更為嚴重,引起鼾症。

  7、呼吸暫停

  因寶寶睡眠時容易張大嘴呼吸,會由於呼吸停止而在睡眠中反覆被憋醒,醒來時顯得很疲倦的樣子,有時還會有劇烈的頭痛等。

  8、心血管病變

  打鼾與心血管疾病是有天然的聯絡,就在於習慣性打鼾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暫停所致的低氧血癥,導致血壓上升。

  9、舌頭肥大

  儘管有的寶寶體形並不胖,但很可能他的區域性有點胖了,譬如扁桃體、軟顎和舌體肥大、懸雍垂過長、咽喉鬆弛、舌後綴等。這些器官和組織的區域性肥胖或變形,都可能引起咽腔狹窄,呼吸氣流不暢,尤其是在睡覺時神經興奮性下降。

  兒童打呼嚕的危害

  1.導致孩子生長緩慢

  睡眠質量一旦下降,勢必使釋放的生長激素減少,影響兒童的骨骼發育。

  2.智力發育落後

  德國漢諾威醫學院的科研人員發現,兒童打鼾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他們挑選了1144名年齡8~10歲的在校兒童,發現經常打鼾的兒童在算術、拼寫和自然等科目上得低分的人數要比從不打鼾的兒童多3~4倍。

  3.兒童打鼾可能影響面容

  兒童在打鼾時由於鼻咽部阻塞、張口呼吸,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導致面部畸形發育,造成小頜畸形、牙列不齊、上頜骨變長等“腺樣體面容”。

  4.引起滲出性中耳炎

  腺樣體增生肥大如果堵塞鼻咽側壁的咽鼓管咽口,則會引起滲出性中耳炎,出現耳悶塞感、耳鳴、聽力減退等症狀;如果堵塞鼻道,鼻腔分泌物引流發生障礙,會併發鼻竇炎。

  打鼾在嬰幼兒時期十分常見,這與他們上呼吸道的結構特徵有關。嬰幼兒的鼻部和鼻咽腔相對較短,鼻道狹窄,鼻粘膜柔嫩,血管豐富,故感染時鼻粘膜充血腫脹,容易引起堵塞;他們的咽部相對狹小而且較垂直,咽部富於集結淋巴組織,其中包括鼻咽扁桃體和顎扁桃體,前者又稱增殖體,在6個月前即發育,如增生過大則為增殖體肥大。

  兒童在打鼾時由於鼻咽部阻塞而長期用口呼吸,引起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還常常導致面部畸形發育。

  美國醫學研究發現,嬰幼兒如果長期存在打鼾問題,即使日後停止打鼾,也會影響到他們將來的學習能力。研究者們調查了中學時期成績處於班級最後的1/4學生和最好的1/4學生,兩者相比,前者在幼年時發生頻繁大聲打鼾的比率為後者的3倍。研究者們推測,由於兒童時期是一個人智力形成和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而打鼾會使得睡眠和呼吸的節律發生紊亂,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和多動。這些行為問題可影響兒童的學習表現,從而對智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因此,兒童打鼾比成人有更大的危害,要及早予以干預。包括加強餵養,增強體質,減少罹患各種急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的機率,避免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對於增殖體肥大和慢性扁桃體炎引起打鼾,如果消炎治療效果不佳,反覆發作者可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