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那麼多山的原因

  地理學上,山是地殼上升地區經受河流切割而成的。自上而下分為山頂、山坡、山麓三部分。

  按山體高度,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一般認為“高山”指山嶽主峰的相對高度超過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對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對高度在150米至350米,如主峰相對高度低於150米,就難於形成山嶽景觀,只能稱為丘陵崗地了;如圖所示,這是黃山,可稱為高山。

  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山、侵蝕山和堆積山。


  

  在地球上,陸地面積只有地球表面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山地面積又佔陸地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山呢?

  這是因為地殼在地球的轉動過程中,部分地區出現擠壓現象造成的。地殼在擠壓過程中,比較容易發生斷裂,在斷裂的兩側相對地上升或下降,就會形成山脈。

  比如喜馬拉雅山脈就是這樣形成的,而且它還在不斷地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