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暈倒的原因

  老人的身體免疫力,大不如從前,年紀大了以後會因為很多的小毛病影響身體健康,不少老年人有暫時性暈倒的症狀,這是一種突發性疾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供大家參閱。

  ***一***

  體位性低血壓:常發生於有多系統萎縮或服降壓藥的老年人 多系統萎縮是一種緩慢發展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晚期可以影響植物神經系統中樞對血壓的調節,尤其是在應激狀態下的反應能力,不能很好地調節血壓。使患者在改變姿勢由臥坐到站立的過程中,血壓無法及時調整提高,而影響大腦的有效供血。一般這類患者還伴有帕金森樣症狀、智慧減退、尿便障礙、陽痿或腎上腺功能減退。

  服降壓藥的患者有時會出現藥物過量,同樣可以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頸部受到擠壓:常發生於喜歡穿硬領、高領等束領服裝的老年人 這是因為頸部有頸總動脈及其分支通過,在血管的分叉處存在著感受壓力的結構叫“頸動脈竇”。頸動脈竇也會因年老失去彈性而變得對壓力變化過度敏感,當束領服裝對其造成擠壓時,會給大腦傳遞“血壓過高”的錯誤資訊,使血管擴張,腦血流下降。這種型別常發生在患者轉頸、後仰或低頭等動作時,但一般摔倒後很快就恢復意識。

  低血糖:常發生於有飢餓史、腹瀉史和糖尿病史的老年人 因為上述的原因造成葡萄糖攝入不足或降糖藥使用過量,會引起血糖降低,大腦因缺乏足夠的代謝能量支援而出現暈厥。其特點是,多發生在清晨和餐前,暈厥發生前有出汗、乏力、心跳加速等植物神經反射亢進的伴隨症狀,如果救治不及會造成大腦不可逆損傷,導致永久性昏迷或植物狀態。

  中暑:常發生在夏季 中暑也稱為熱休克。由於老年人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減退,假如長時間暴露在高熱潮溼的環境中,體溫調節中樞無法讓體內多餘的熱量通過出汗、面板散熱的方式轉移出去,就會發生暈厥,如果處理不好或不及時還會危及生命。

  ***二***

  1、貧血

  老人若是出現頭暈、乏力以及面色蒼白的現象,應第一時間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看下是否是貧血。

  2、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昏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3、頸椎病

  經常頸部靈活度受限制,偶爾會出現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部增長擠壓頸部椎動脈導致腦供血不足,應檢查是否是頸椎病導致而成。

  4、高血脂

  血流緩慢,腦部供血不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最主要的是平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而又不愛運動。

  5、腦動脈硬化病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專家提醒老年人發生頭暈的症狀時,警惕以上以上疾病,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免貽誤病情。

  6、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症狀尚輕,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此時發生頭暈的原因主要是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管腔變細變窄,使心臟缺血缺氧。而心臟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