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那麼,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五四運動歷史背景:北洋軍閥政府實行獨裁統治,投靠帝國主義,大量出賣國家權利,中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已經迅速壯大到二百多萬人,他們必然要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人民指出瞭解放鬥爭的正確方向;新文化運動的不斷髮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五四運動導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國主義國家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和平會議”.中國政府代表要求歸還大戰期間被日本搶去的德國在山東侵佔的各種權利遭到無理拒絕.“巴黎和會”在對德和約上規定把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利轉給日本,這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怒,“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了.、

  五四運動歷史意義:

  1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 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髮揮了先鋒作用.

  3 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5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