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板疼是怎麼回事

  由於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的經常會引發一些疾病,例如很多人在早晨起床的時候會感到腳底板疼,有時候比較輕微,有時候比較劇烈,甚至一段時間疼,一段時間不疼,疼痛就這樣反反覆覆讓人不知應該怎麼做。有人不禁想問腳底板疼究竟是怎麼回事,怎樣才能擺脫腳底疼痛的折磨。

  通常引發腳底板疼的原因

  1、鞋子不合適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援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常穿尖頭鞋、足部和跖骨頭被外力擠壓或刺激,而發生的間質性神經炎或神經瘤,是造成前足底板疼痛的最常見的原因;

  2、體重過胖

  身體發胖,體重突然增加,後跟疼痛是有一定關係。一般說,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3、損傷

  足部骨間肌虛弱,跖骨頭橫韌帶,因長期過度牽伸而造成慢性損傷,也會引起足底板痛;

  4、底筋膜炎

  因為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的突然衝擊或者長時間的走路,引起區域性肌肉損傷導致足底筋膜發炎,這種情況下疼痛點位於前腳掌附近。

  5、骨刺

  由於足跟關節受到磨損破壞後,關節周圍開始出現硬化和增生,形成的足跟骨刺可能會與周圍組織產生摩擦,這種摩擦造成的疼痛點位於靠近足跟骨,腳掌靠後一點的位置。

  6、跟腱炎

  由於跟腱及腱周組織在運動過程中具有受力的作用,如果軟組織承受的壓力太大,導致的跟腱的纖維勞損或拉傷,這種由於跟腱發炎引發的疼痛點通常在跟骨附近,靠近腳後跟的位置。

  腳底板疼的治療措施

  1、康復訓練:首先雙手扣腦後站立,然後蹲下,立刻再起來,如此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進行,鍛鍊跟腱與足底

  2、外敷足跟痛寧消貼法

  睡覺前用溫水清洗完腳,貼於腳底患處,然後按摩足底十分鐘即可,次日睡覺前更換,5--7天可見效

  3、藥浸法:取蘇木、白附子、麻黃、當歸、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腳部,然後用手搓揉足跟,每次15分鐘,每日2次

  4、食療法:可用羊肉90克***切塊***、淫羊霍9克,枸祀了15克,洗淨後一起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至羊肉熟爛為度,進行調味後即可隨量飲用。

  5、封閉治療:效果快,相對費用便宜。在疼痛點附近注射封閉針,但封閉針不能保證徹底根除腳底板疼。封閉法注射的藥物是激素類藥,因此年輕女性慎用會導致2-3個週期的月經紊亂,採用此方法的女性患者建議半年內不要懷孕。

  6、矯正法治療腳底疼:選擇具有矯正功能的鞋墊點在鞋底,利用矯正鞋墊緩解足底筋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7、手術法治腳底疼:對於久治不愈又無其他方式選擇時,可進行手術治療。

  預防腳底板疼的方法

  為了消除足部疲勞,改善其血液迴圈,經常做做鍛鍊足部肌肉和關節的體操大有好處,對長時間站立和走動工作的人來說尤其有益。

  1、雙腿直立,腳尖併攏,雙手扶椅背。徐徐提身用腳尖站立,保持1分鐘;然後下放,身體重量先由腳掌外側承受再過渡到全腳掌。

  2、坐姿,用腳趾夾住某一物品***如手帕***。然後用力將該物體向兩腳中間撥動,直至兩腳相觸。

  3、雙膝微屈,兩腳掌前部夾住放在地上的一書本。然後徐徐抬高身體,用腳尖站立,再徐徐復原

  4、用腳趾從地板上夾起小球。

  5、用腳掌外側著地走動。

  6、坐姿,兩腳掌緊緊相觸。

  7、盡力分開腳趾。

  8、席地而坐,不要盤膝,以腳掌外側著地。以上動作反覆做,次數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