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過多的原因有哪些

  正常生理狀態下胃液分泌維持一定的量,如分泌過多,就會出現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現象。那麼呢?胃酸過多怎麼治療?下面小編告訴你。

  胃酸過多的原因

  腸胃疾病

  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返流性食管炎、膽囊炎等疾病,可促使胃酸增多。例如十二指腸粘膜可以釋放某些激素,而當這種功能衰退時,也可能導致胃酸分泌增加。

  藥物刺激

  許多胃酸過多患者有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史,這類藥物能夠刺激我們的胃黏膜,引起胃酸過多分泌。

  而且長期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的患者中,大約有10%~25%的病人發生消化性潰瘍,其中有小於1%的患者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出血或穿孔。

  精神壓力

  當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不佳時,大腦皮質功能紊亂,不能很好地管轄胃酸分泌的神經,從而會促使胃酸分泌增多。

  遺傳因素

  雖然說胃酸分泌不是直接歸類於遺傳病,但是遺傳因素可以導致體質的不同,不同體質胃酸分泌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對胃酸過多的影響不容忽視。

  與胃黏膜有關

  胃粘膜中的壁細胞經常性受刺激而處於興奮狀態能夠導致胃酸過多。舉個例子,比如副交感神經如果處於興奮狀態就可以連續不斷地促進釋放一種叫作乙醯膽鹼的物質。

  壁細胞的反應性

  壁細胞的反應性增高或總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即使壁細胞總數正常,也可因高胃酸分泌損傷粘膜。

  胃酸過多的治療方法

  1.制酸劑、質子泵抑制劑***PPI***的應用。

  2.抗酸藥按其效應分為:①吸收性抗酸藥:如碳酸氫鈉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藥:如碳酸鈣、氧化鎂、氫氧化鋁***片劑或凝膠***、三矽酸鎂等。液態或粉劑抗酸藥較片劑有效,若用片劑,應在嚥下前嚼碎。應用抗酸藥中和胃酸時,應注意增加用藥的頻度,不能依靠增加藥物的劑量,一般每次飯後1小時和3小時及睡前各1次,一日共服7次為宜,抗酸治療的時間不應少於3個月。無機弱鹼性物質,能中和過多的胃酸,降低胃蛋白酶分解胃壁蛋白的能力,減弱或解除胃酸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面的腐蝕和刺激作用,有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胃酸過多的人飲食原則

  1、含鹼成分的食物

  胃酸過多宜食含鹼成分的食物,如醬油,菠菜、油菜、關頭捲心菜等新鮮蔬菜與水果;而少食含酸的食物,如豆類、花生、醋、油脂食品等。

  2、低脂、低糖食物

  胃酸過多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避免攝入刺激胃酸增加的調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

  3、麵食

  胃酸過多應以麵食為主,麵食能稀釋胃酸,其中的鹼還能中和胃酸。豆漿、粥類等,能稀釋胃酸、保護胃黏膜。

  胃酸過多的五種飲食注意

  1、減少進食量,飽食容易導致食管下部括約肌鬆弛。進食應細嚼慢嚥,少量多餐。晚餐尤其不宜飽食;睡前4小時不宜進食。

  2、少喝酸性飲料、菸酒等,以防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下降,尤其是烈性酒可使食管蠕動收縮的頻率下降。

  3、減少脂肪攝入,脂肪可延緩胃排空,刺激膽囊收縮與分泌,降低食管括約肌壓力,烹調以煮、燉、燴為主,不用油煎炸。

  4、增加蛋白質攝入,刺激胃泌素分泌,使食管括約肌壓力增加。因此食物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蛋白質,例如瘦肉、牛奶、豆製品、雞蛋清等。

  5、飲食宜少刺激性,少吃巧克力,烹調少用香辛料,如辣椒、咖哩、胡椒粉、蒜、薄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