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助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與否,關係到人才成長、社會進步和國家昌盛。如何發揮育人功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斷探索。20世紀末90年代末,在美國掀起的一場積極心理學運動,致力於研究美德和積極力量,提倡用積極的、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工作理念,促進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不斷完善。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心理學助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心理學助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文如下: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的工作,是心靈與心靈進行溝通的一項工作,尤其是對於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瞭解大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育,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的執行機制和規律,能夠給人更好的生活提供有利的建議和指導。正是因為心理學具有這樣的學科特點,如果可以將心理學的相關原理運用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可以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前言

  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社會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速期,國家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但是隱藏在繁華背後的是西方敵對勢力在不斷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領域的入侵,妄圖動搖我國的社會主義根基。尤其是高校的大學生群體,由於其正處於“社會延緩期”,這是一種介於社會心理成熟與不成熟之間的半成熟狀態,其特點就是不穩定,容易受到錯誤的引導,正是因為大學生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外國敵對勢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比如電影、動漫、商品等,加緊對我國大學生的思想進行影響,妄圖在我國的年青一代身上烙上“西化”的印記,使社會主義事業後繼無人。正是因為在意識形態領域這個無聲的戰場上面臨著這般緊迫的局勢,所以說我們必須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擺在極端重要的位置,並把增強教育的效果與質量放在首位。想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學結合起來是一條必要的道路。

  二、心理學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一***善於運用典型心理效用,在潛移默化中解開思想“疙瘩”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與人進行面對面,心貼心交流的工作,要想保證這一項工作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除了要切實的“把準脈”,瞭解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想,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善於運用心理效應,這樣才會使得說服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泡菜效應”原先說的是相同的蔬菜放在不同的醃製材料中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味道。這個心理學效應充分體現出環境的重要性,其實有的時候,思想政治教育只要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形成一種良性的環境導向,大家都置身於之中,就會自然而然的將自己的行為向好的方面靠攏。

  “保齡球效應”原先主要是講了兩名教練分別訓練自己的隊伍,在一次擊球結束後,兩個隊伍都是擊倒了7只瓶,剩下了3只。A隊教練主要是批評,B隊教練卻是表揚為主,結果是B隊在以後取得了更好的成績。這一個心理效應就體現出了批評是否具有藝術,有時候換一個角度,變批評為表揚,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淬火效應”原意是指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之後,浸入到冷卻劑之中,經過冷卻處理後,工件的效能更好、更穩定。這一個效應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對於一些日常表現優良的學生,如果他們一旦出現飄飄然的苗頭以後,應該適當的給他們設定一些小障礙,讓他們頭腦冷靜一下,這樣更加有利於他們今後的發展,這是“淬火效應”的一種應用。

  ***二***牢牢把握溝通交往原則,在良好溝通中解決思想問題

  溝通交往原則是人際關係心理學的重要一部分。

  “把握場合時機的原則”啟發我們,合適的場合和時機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事半功倍。因為,合適的場合和時機會使受教育者本身的心情較好,牴觸感降低,這樣便於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在開始階段不受到很多的阻力,便於教育過程能夠順利進行下去。所以說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首先要營造出一個合適的交流環境,這個環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受教育者感受到放鬆,這樣便於受教育者更好傾聽和傾訴。其次還要把握好時機,要選擇受教育者心情相對較好的時候進行談話,這樣其接受談話內容的程度會相對較高。

  “強化主動接受的原則”說的是在尊重受教育者各方面的前提下,增強其主觀能動性,讓其自覺主動的接受教育內容。在這裡,增強受教育者主動接受的關鍵點就是尊重,尊重受教育者的身份、家庭背景等。尊重在整個受教育的過程中表現為認真傾聽和慎重回答,認真傾聽是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說的話被重視,自然而言就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慎重的回答是讓對方感受到教育者說出的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是隨便說出口,同樣可以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就是在營造出的這種尊重的氣氛中,可以讓受教育者放下包袱,打破與教育者的心理隔膜,在暢所欲言中接受教育內容。

  “加強語言藝術的原則”告訴我們,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樣。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首先必須要保證的是內容的正確與科學性,這是前提,同時也是根本;其次是要在保證內容的基礎上,靈活表達方式,使語言親切、生動,更加具有感染力,這是輔助,同時也是保障,是為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確定預期目標的原則”強調的是目標的重要性,有目標牽引的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際意義。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目標,這樣才會使整個事情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偏離正確的軌道,而且只有確定了目標以後,才能緊跟著確定方法、步驟等,整個事情才能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確立目標需要注意的一些因素,目標的確定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需要與動機來決定,同時又要考慮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

  ***三***培養建立心理激勵機制,在激發自信中化解思想矛盾

  增強自我效能感。其實現在很多大學生之所以出現思想上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身很難獲得成就感,感覺找不到自我,長期以往就會造成迷茫、彷徨,這會成為社會的潛在不穩定因素。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引導大學生增強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所謂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於自己能否成功的進行的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1]。大學要想完成一項任務,首先自己會有一個主觀的估計,如果主觀估計很低,就會導致自己都沒有信心,要想順利出色的完成任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是非常重要的。

  引導進行正確歸因。歸因的過程就是人們人們尋找導致自己行為結果的原因[2]。不同的歸因過程對於大學生的行為有不同的影響。如果面對一項任務或者活動,如果失敗了或者成功了,大學生去把原因歸結為自身的原因還是外部的原因是對他們今後的行為有著重大的影響。

  注重精神層面的關懷、鼓勵、物質和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兩者之間是相互區別、相互聯絡的,面對繁重的學習和生活壓力,對於大學生的精神激勵是必不可少的。高校的輔導員若是能夠真正做到真心為學生著想,通過感情交流和心理因素來激勵他們,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去面對繁重的學業任務,踏踏實實的過好大學這一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樹立榜樣進行激勵。生活中大家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能夠給大家的精神帶來一定的鼓勵作用,而且榜樣樹立必須是公認的、權威的,能使大學生生敬仰的心情。榜樣的激勵,使外在的榜樣形象轉化為催人奮起的內在動力。榜樣不僅能夠起到帶頭作用,還能言傳身教,以點帶面,激發了大家的進取心。現在的社會,大家都服有本事的人,當樹立了一個榜樣的時候,大家都會爭先恐後的去學習、去提高,這樣的激勵作用與話語上的激勵相配合,可以激發出內心的動力。

  三、小結

  心理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目的是使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以上內容主要是從心理效應、人際交往原理、心理激勵機制等方面,淺談了心理學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關機制。心理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一項系統的、精細的工程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改進,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