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寶黛愛情悲劇的原因

  自《紅樓夢》誕生伊始,書中主人公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便以極大的震撼力迴盪在人間,穿越時空經久不息。同樣寶黛愛情也是一個悲劇。下面給大家分析。

  紅樓夢寶黛的人物介紹

  賈寶玉——榮國府銜玉而誕的公子, 賈政與 王夫人之次子,闔府捧為掌上明珠,對他寄予厚望,他卻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 八股文,批判 程朱理學,給那些讀書做官的人起名“國賊祿蠹”。他不喜歡“正經書”,卻偏愛《 牡丹亭》《 西廂記》之類的“雜書”。 他終日與家裡的女孩們廝混,愛她們美麗純潔,傷悼她們的薄命悲劇。

  林黛玉—— 金陵十二釵之冠***與寶釵並列***。 林如海與 賈敏之女, 寶玉的姑表妹,寄居榮國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與寶玉真心相愛,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但這一段愛情因悲劇性的家族命運而遭到扼殺,黛玉淚盡而逝。

  寶黛愛情悲劇的原因

  以往官方紅學認為寶黛都是封建社會裡的叛逆人物,他們之間的自由戀愛並不容於當時的封建社會,因此才被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們所扼殺。這樣的觀點宛如他們所批判的八股文一樣,空泛籠統,毫無新意,按這樣的說法,封建社會裡無論什麼樣的愛情悲劇都可以用這個公式往上套。實際上所謂封建社會不允許自由戀愛,也只是遵從父母之命,體現的是對父母的孝道,因此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做法,並不是有法律規定不允許自由戀愛。換句話說,如果自己家的孩子看上哪家的姑娘了,和父母說明,只要父母同意,走一下“三媒六證”的手續,這家的姑娘就可以娶進門了。在《紅樓夢》裡薛蟠和夏金桂就是這樣的例子。兩人並不是包辦婚姻,薛蟠在外出貿易時遇到夏金桂,兩人私定終身,薛蟠回家就像母親薛姨媽求娶夏金桂。薛姨媽本來不同意這門婚事,但耐不住薛蟠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答應了。所以不管夏金桂過門之後和薛蟠打成什麼樣,至少薛蟠還是爭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

  所以我們再來看寶黛之間的愛情,不得不說兩人沒走到一起也不能全怪社會。他們倆也都有責任,當然賈寶玉是要負主要責任的。林黛玉是個孤女,沒有家庭可以依靠,也沒有力量去爭取自己的愛情與婚姻。她所能做的也只有緊緊抓住賈寶玉,不讓他對自己有二心。比如她曾視薛寶釵為仇敵,對史湘雲也不爽。但後來她發現無論是薛寶釵還是史湘雲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和賈寶玉也沒有那層意思,所以她也就和和薛、史兩人和解,成了閨中密友。之後的日子是林黛玉人生中過得最舒服的一段時間,真正是拋開煩惱,無憂無慮。和賈寶玉以及一幫姐妹吃喝玩樂,吟詩填詞,而且又認了薛姨媽當乾媽,和薛寶釵成了姐妹,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家庭溫暖。

  但林黛玉沒有想到的是對她和賈寶玉的愛情威脅最大的既不是薛寶釵也不是史湘雲,而是榮府的高層。只有他們才有權決定誰是寶二奶奶。在這個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賈母。賈政和王夫人雖說是賈寶玉的父母,但也得聽老太太的,即使是他們給賈寶玉選個媳婦也要爭得老太太的同意。所以在薛姨媽說要給寶黛說媒時,屋內的婆子也跟著起鬨:“姨太太雖是頑話,卻倒也不差呢。到閒了時和老太太一商議,姨太太竟做媒保成這門親事是千妥萬妥的。”薛姨媽道:“我一出這主意,老太太必喜歡的。”不過薛姨媽並沒有去賈母那說媒,因為她畢竟是個外人,對於賈寶玉的終身大事關係到這個家族的未來,因此她在賈母態度不明之前也不敢貿然去說。

  而林黛玉是個女孩家,不可能去主動和賈母說要嫁給賈寶玉,但賈寶玉是可以和賈母去說的,遺憾的是賈寶玉自始至終都沒有主動去爭取。更讓人不解的是賈寶玉甚至沒有和林黛玉正式表白過,只是旁敲側擊地用兩句閒書中的話試探:“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林黛玉以為這是在調戲自己,又羞又氣,也沒搭理他。賈寶玉可以說既沒有和林黛玉正式談表白過,更沒有對兩人未來生活的打算。而且他和林黛玉也有點犯相,動不動就大吵一架,很大原因也是由於兩人之間缺乏溝通。雖然是林黛玉無理取鬧的時候多一些,但賈寶玉太不定性,沒有讓林黛玉感覺到安全感也是主要原因。而每次吵架賈寶玉並沒有把林黛玉哄好,只是不停地為自己解釋,但卻沒有給她什麼保證,唯一的一個保證就是“你死了我當和尚去。”結果後來真應驗了,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然對於林黛玉來說也有自己的問題,她確實不如薛寶釵懂事。她從來沒有主動去關心過長輩。也可以說除了賈寶玉以外她也沒有關心過任何人。比如對賈政和王夫人夫婦乃至於賈母都從來沒有主動去問候過。她和賈政基本沒有交流,儘管賈政是她的親舅舅。她和王夫人關係更一般。金釧出事後薛寶釵第一時間到王夫人那看望,但林黛玉卻沒露面。如果說林黛玉品性清高,不屑於搭理王夫人,那麼賈母是最疼她的外祖母,生活中一直關照她,而在書中我們只看到賈母如何關照林黛玉,卻看不到林黛玉主動去關心賈母。要知道在這個地方,賈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而且年事已高,而林黛玉卻從來不關心這位自己唯一的親人,不得不讓人感到很奇怪。

  所以賈母最終選擇薛寶釵而不選林黛玉也是有理由的,正如她所評價薛寶釵時說的那樣,“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有人認為通行本後四十回賈母由一個慈祥的外婆突然變成了“狼外婆”,支援王熙鳳的“掉包計”,間接造成了林黛玉之死是篡改了原作。我倒覺得賈母選擇薛寶釵是合情合理的,賈母對薛寶釵的喜愛從開始貫穿到最後,最終選薛寶釵也並不奇怪。

  所以寶黛之間的愛情悲劇儘管有外力的成分,但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原因。他們既沒有經營好自己的愛情也沒有為自己的愛情去爭取。因此他們的愛情基礎其實是很脆弱的,稍有外力的干擾就變得不堪一擊。而這其中最悲催的還是林黛玉,賈寶玉畢竟還有薛寶釵,但林黛玉除了他就再也裝不下第二個人了,最終也為愛情而死。這樣的女孩也的確很讓人心疼。她的悲劇是也是因為太過痴情,以至於自己情深不壽。其實賈寶玉這個公子哥並不值得她如此付出,她還是自己心理出現了問題,鑽進了牛角尖裡出不來。

  紅樓夢對世界的影響

  影響戲曲界

  據不完全統計,在清代以《紅樓夢》為題材的傳奇、雜劇有近20多種。到了近代,花部戲勃興,在 京劇和各個地方劇種、 曲種中出現了數以百計的紅樓夢戲。其中 梅蘭芳的《 黛玉葬花》、 荀慧生的《 紅樓二尤》等,成為戲曲節目中的精品。

  影響影視界

  科技發達的時代電影、電視劇把《紅樓夢》普及到千家萬戶,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 。自1924年以來,改編自小說《紅樓夢》的各類影視作品超過了25 部。每一部作品,都演繹著當時影視人對這部名著內涵的獨特理解。而每一次新的拍攝,也都是對前一部作品藝術高度的無形挑戰。

  影響文學界

  晚清出現了模仿《紅樓夢》筆法去寫優伶妓女的悲歡離合、纏綿悱惻的 狹邪小說,如《 青樓夢》、《 花月痕》以及 鴛鴦蝴蝶派小說 。

  民國時期, 魯迅繼承和發揚了《紅樓夢》的現實主義精神,深刻地寫出平凡人物的悲劇; 郁達夫、 廬隱等人把《紅樓夢》作為自傳體小說,在他們的小說創作中帶有濃厚的自敘傳的色彩;婦女和愛情婚姻問題仍然是作家創作的熱點,作家仍從《紅樓夢》中得到啟迪 。 巴金的《 家》、 老舍的《 四世同堂》、 林語堂的《 京華煙雲》以及 張愛玲的小說,全是向《紅樓夢》致敬之作。他們都以家庭、家族為結構來展現時代風雲的變幻、人物命運的動盪。

  建國後, 歐陽山的《 三家巷》承襲的依然是《紅樓夢》的家族敘事結構,而 孫犁筆下的女性形象不難找出大觀園的影子。賈平凹的長篇小說《秦腔》裡邊的人物描寫、敘事風格也繼承了《紅樓夢》的精髓。 陳忠實的《 白鹿原》拓展了家族敘事的境地。 王蒙的長篇小說《 活動變人形》是公開表白受到《紅樓夢》影響的。

  21世紀初,網路文學代表作《 甄嬛傳》繼承了《紅樓夢》的敘事手法和語言藝術。

  影響世界

  《紅樓夢》不僅在國內已有數以百萬計的發行量,有藏、蒙、維吾爾、 哈薩克、朝鮮多種文字的譯本,而且已有英、法、日、韓、俄、德、西等20多個語種的擇譯本、節譯本和全譯本。在國外也有不少人對它進行研究,《紅樓夢》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在英國,1910年版《英國百科全書》稱讚:《紅樓夢》是一部非常高階的作品,它的情節複雜而富有獨創性。2014年,英媒《每日電訊報》釋出“史上十佳亞洲小說”排行榜,《紅樓夢》位列第一。在法國,評論界讚揚 曹雪芹具有 布魯斯特的敏銳的目光, 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西爾的才智和幽默,有 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包括整個社會自下而上的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讀後感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在那樣的年代,多少女子甘為農婦。今讀《紅樓夢》別樣的香菱啟示了我,“女子有才便是德”。

  ——題記

  讀完《紅樓夢》,合上書,書中個個人物浮現在我腦海中:聰明靈秀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豁達穩重的薛寶釵……可最吸引我的是一個平凡、勤學苦練的香菱。

  書中,《呆香菱苦心學吟詩》特別吸引我。香菱請黛玉教她作詩,於是黛玉就拿了一些書給香菱看,香菱拿來認真地讀起來,把黛玉所劃的都背了,又細細思索了一番,並說:“書裡有好多詩我都非常喜歡,我一定要學會作詩才行,你再拿些書給我看吧。”黛玉聽了,又拿了幾本書讓香菱讀,還給她出了個題目,讓她試試自己寫一首。

  這時寶玉、探春他們都來了,大家一起談笑。但香菱一心寫詩,也不理大家,一個人坐在旁邊思考,連吃飯也顧不上了。大家見她寫得辛苦,都叫他不要再想了,先歇一下,香菱卻不肯,一個人坐在山石上發呆。這天晚上一直到很晚她都沒睡著,剛睡著突然喊:“有了,有了!”就把夢裡的詩寫了出來,大家都覺得她作得好極了。

  讀著香菱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可香菱卻一心讀詩,學作詩,讓自己變得滿腹詩經、才華橫溢。大家都非常喜歡她,敬佩她,我也被她的才華和精神所吸引。怪不得爸爸媽媽和老師都說:“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記得有一次,在期末複習期間,我沉迷於網路遊戲,在一些該複習的時間上用來玩遊戲,所以成績直線下降,結果期末考得很不理想,被爸爸批評了一頓,之後,我就再也沒碰過遊戲了。

  香菱的故事告訴我:“女子有才便是德”。長大後,我一定要做一個像香菱一樣有才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