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苔絲悲劇的原因

  《德伯家的苔絲》中的女主人公苔絲在她短暫的一生中追求幸福和愛,但是接連不斷的不幸最終導致了她悲劇的結果。今天小編整理了導致苔絲悲劇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父親與家庭環境

  她父親是一個小人物,同時也是個小人。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用在他身上真是一點錯也沒有。酗酒、無責任心、虛榮、懶惰導致原本貧困的家庭愈發貧困,得知自己有一個貴族的姓氏之後變本加厲開始做起白日夢,逼迫苔絲去“遠房親戚”亞雷家做工希望能得到幫助。母親的軟弱、弟妹的幼小無依都是將她推入“火坑”的推手。貧窮是很無奈的事情。她的父母不愛他嗎?愛的。只是因為生存環境、個人見識等原因導致他們見識短淺,且他們總要生存,她的家人也指望著她去做工掙來的錢生活,她沒有任何別的辦法,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即使明知那是火坑,她都不得不跳,更何況不知道。這是她去亞雷家遇上亞雷的必然。

  2 、亞雷德伯

  亞雷德伯是一個典型的惡人形象。因有錢而有權,知道自己不會受到懲罰因而有恃無恐,從他第一次見苔絲他就沒有隱藏自己的慾望和本性。他的不擇手段和有權有勢以及不負責任是苔絲的第一次悲劇的必然。而他的第二次出現更是導致了苔絲的悲劇性結局。

  3 、安吉爾 克萊爾

  克萊爾,牧師的小兒子,熱情、理想主義、紳士,使所有人心中的理想丈夫。但是在我眼裡,他才是導致苔絲悲劇的最重要的原因。苔絲雖然受過一次傷害 ,可是她的內心依舊純潔,並且在新的、友好的環境中,內心的創傷已經在慢慢癒合。這個時候克萊爾出現了。並對她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克萊爾對苔絲來說像是另一個世界上的人。會關注她的想法,會為她吟誦詩歌,會為了扶她過河等在河邊,甚至會不介意她以前的事情***她以為***。她不可避免地愛上了他。以為自己終於得到了神的眷顧。然而打擊來的快且徹底。他在新婚之夜離她而去,以再不相見的架勢去往巴西。

  我若是苔絲,大概會想:“啊,我果然是不能得到幸福的。我在妄想什麼呢,怎麼可能呢。不可能的啊。”克萊是那個給了她希望,復又親手將他推入更深的深淵的人。克萊這個人,看似思想開明、深情,是那個時代走在大多數人之前的一個人,但其實過於理想主義,並且自我。苔絲於他而言是個關於純潔的夢。他愛的是純潔,而不是苔絲。一旦苔絲在他眼裡失去了純潔這個標籤,他就立刻想逃開了。絲毫不顧苔絲的處境。他沒有想過苔絲會怎樣。他只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並且急於逃開。而“思想開明”的他眼裡的純潔,也不過是身體的純潔罷了。而那封沒有傳達到的信,就像是上帝的一個小小的惡作劇,將這件事情推到了最糟糕的地步。它導致了苔絲的第二次的悲劇。

  最後在巨石陣被捕更加重了故事的命運性和悽美的畫面感。

  4、社會大背景

  社會背景是幕後黑手。這樣的社會背景造就了這樣的人物和這樣的畸形的社會狀態,這樣的人物在這樣的社會狀態下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樣的社會是不正常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人物,才會產生這樣悲劇性的故事。這是作者想說的吧。

  當時的社會英國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大規模的經營方式逐步浸入農村,社會正經歷著深刻的變化。所以既會出現亞雷這樣的資本主義者,又會出現克萊爾這樣的不成熟的新思想。而苔絲這樣的不幸者更是有之。這些典型性的人在英國鄉村相遇,所以有了德伯家的苔絲這個故事。

  苔絲的簡介

  同義詞 苔絲***托馬斯·哈代創作的小說***一般指德伯家的苔絲***托馬斯·哈代著長篇小說***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哈代的長篇小說,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苔絲生於一個貧苦小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個富老太婆家去攀親戚,結果她被少爺亞歷克誘姦,後來她與牧師的兒子克萊爾戀愛並訂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卻沒能得到原諒,兩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幾年後,苔絲再次與亞歷克相遇,後者糾纏她,這時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與仇人同居,不久克萊爾從國外回來,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無情,在這種情況下,苔絲痛苦地覺得是亞歷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爾便憤怒地將他殺死。最後她被捕並被處以絞刑。

  哈代在小說的副標題中稱女主人公為“一個純潔的女人”,公開地向維多利亞時代虛偽的社會道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