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和水華的區別

  每年的水質汙染報道中,都會出現大量關於水華和赤潮的新聞。那麼水華和赤潮的區別是什麼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①本為自然現象:

  赤潮***red tide***是海洋中某些微小***2-20微米***的浮游藻類、原生動物或更小的細菌,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爆發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

  "水華"***water blooms***是一種在淡水中的自然生態現象,只是僅由藻類引起的,如藍藻***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藍細菌***、綠藻、矽藻等。"水華"發生時,水一般呈藍色或綠色。 這兩種在自然界就有的赤潮和"水華"現象,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記載。在自然界中它們很快消失,並沒有給水產動物和人類帶來危害。

  ②發展為災害:由於人類經濟的發展,對大自然造成了許多幹擾,最主要的是N、P營養成分的增加,造成淡水、海水的富營養化,為水中這些微小生物的爆發性生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赤潮消失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和分解,耗盡了水中的溶解氧,分解物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惡臭難聞,嚴重威脅海洋養殖業和旅遊業的發展。同樣地,淡水中富營養化後,"水華"頻繁出現,面積逐年擴散,持續時間逐年延長。太湖、滇池、巢湖、洪澤湖都有"水華",就連流動的河流,如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下游漢口江段中也出現"水華"。淡水中"水華"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飲用水源受到威脅,藻毒素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的健康,藍藻"水華"的次生代謝產物MCRST能損害肝臟,具有促癌效應,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存。

  由此可見,一個是海洋中,另一個是淡水中;一種是某些微小***2-20微米***的浮游藻類、原生動物或更小的細菌引起水體變色,另一種是僅由藻類引起的,如藍藻***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藍細菌***、綠藻、矽藻

  據資料顯示,所謂水華,就是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主要由於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汙水進入水體後,藍藻***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藍細菌***、綠藻、矽藻等藻類成為水體中的優勢種群,大量繁殖後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也有部分的水華現象是由浮游動物——腰鞭毛蟲引起的。“水華”現象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記載。而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2-20微米***的浮游藻類、原生動物或更小的細菌,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爆發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

  赤潮的危害

  由於人類經濟的發展,對大自然造成了許多幹擾,最主要的是N、P營養成分的增加,造成淡水、海水的富營養化,為水中這些微小生物的爆發性生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赤潮消失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和分解,耗盡了水中的溶解氧,分解物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惡臭難聞,嚴重威脅海洋養殖業和旅遊業的發展。

  水華的危害

  同樣地,淡水中富營養化後,"水華"頻繁出現,面積逐年擴散,持續時間逐年延長。太湖、滇池、巢湖、洪澤湖都有"水華",就連流動的河流,如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下游漢口江段中也出現"水華"。淡水中"水華"造成的較大危害是:飲用水源受到威脅,藻毒素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的健康,藍藻"水華"的次生代謝產物MCRST能損害肝臟,具有促癌效應,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存。

  由此可見,一個是海洋中,另一個是淡水中;一種是某些微小***2-20微米***的浮游藻類、原生動物或更小的細菌引起水體變色,另一種是僅由藻類引起的,如藍藻***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藍細菌***、綠藻、矽藻。

  水汙染的產生

  水汙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汙染環境的水。汙水中的酸、鹼、氧化劑,以及銅、鎘、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水源、風景區景觀。汙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水汙染主要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物造成,它包括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和生活汙染源三大部分。

  工業廢水是水域的重要汙染源,具有量大、面積廣、成分複雜、毒性大、不易淨化、難處理等特點。據1998年中國水資源公報資料顯示:這一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共539億噸***不包括火直電流冷卻水***,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409億噸,佔75.88%。實際上,排汙水量遠遠超過這個數,因為許多鄉鎮企業工業汙水排放量難以統計。

  農業汙染源包括牲畜糞便、農藥、化肥等。農藥汙水中,一是有機質、植物營養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農藥、化肥含量高。中國沒開展農業方面的監測,據有關資料顯示,在1億公頃耕地和220萬公頃草原上,每年使用農藥110.49萬噸。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約50億噸,致使大量農藥、化肥隨表土流入江、河、湖、庫,隨之流失的氮、磷、鉀營養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營養化汙染的危害,造成藻類以及其他生物異常繁殖,引起水體透明度和溶解氧的變化,從而致使水質惡化。

  生活汙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汙水、垃圾、糞便等,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生活汙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據調查,1998年中國生活汙水排放量184億噸。

  中國每年約有1/3的工業廢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汙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水域,全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850多條受到汙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汙染,致使許多河段魚蝦絕跡,符合國家一級和二級水質標準的河流僅佔32.2%。汙染正由淺層向深層發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汙染,我們能夠飲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覺地減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