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壓力大的原因

  可以有很多種,主要在於自己對於學習的看法和態度,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自父母的壓力:

  中國的家長往往受傳統觀念影響“望子成龍心切”,把孩子的成績好壞看的過重,父母對子女有過高的期望,把子女的成績看成自己的光榮,並感到至高的快樂,否則,就會失望或過度悲傷,父母的這種觀念和態度往往給子女造成過重的壓力。

  來自家庭教育的缺陷。這一代中學生的家長都是三四十歲左右的人,他們承受著自我選擇、擇業、開拓事業等方面的壓力、挫敗感和孤獨感,並把期望和自身的壓力潛移默化地轉給子女,對孩子的教育帶有很強的利己主義色彩。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裡留下印象:同學之間就是競爭,爭奪優勢,爭取被關注。

  有時候,孩子偶爾一次沒考好,父母要求過嚴,教育不當,會造成孩子心裡失去信心、厭學,有時會出現異乎尋常的反抗情緒,形成家庭暴力,有極個別的學生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

  2、來自成績低的壓力:

  期中考試後,一個同學來信說:今天,我哭了,哭的好慘、好慘!我在班裡22名,班裡57名同學,我沒有進步!我覺得對不起自己,我好可憐啊!我的努力都白費了。

  3、畸形競爭的壓力:

  從學校教育看,應試教育的畸形競爭給學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在這種壓力下,有些學生滿腦子只有競爭、嫉妒、自私、不與人合作等不健康的心態,導致其心理承受力弱,容易把失敗的怨恨遷怒於人,甚至攻擊別人。此外不少影視、媒體大肆渲染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殘酷競爭,自我意識尚未發展成熟的學生很容易被誤導。

  4、自自我期望值過高的壓力:

  相比普通學生,優秀學生往往更追求完美,對自己期望和要求過高,總想任何方面都很優秀。稍有一點事情做得不如意,就會惴惴不安,嚴重的甚至出現強迫症症狀。優秀學生在學校與家裡總與表揚有緣,習慣了別人的誇讚,一旦遇到小小的挫折,就難以承受。這就給他們自身增加了超負荷的心理負擔。

  例如:一個同學來信中說:最近我總是心理很煩,期中考試成績我是班上第5名,年級第200多名,感覺好難受。對不起父母,好想哭。覺得父母這麼不容易,我才考這麼點分,太丟人了。最近我好像變了許多,見了熟人也不願意說話,見了父母吵架我也會跟著一塊吵,我是不是有神經病?以前從來不這樣。

  如何面對學習壓力

  有一定學習壓力,感到緊張,並不是壞事。學習沒有壓力,可能使我們的學習非常輕鬆,也可能使我們失去學習的動力,止步不前。因此,學習需要適度的壓力。在一定壓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最好的學習狀態。重要的是把壓力調整到一個適度的狀態。那麼這個“度”如何把握?也就是說怎樣才能將學習的壓力變為學習的動力?

  首先,不要再想過去的事,一切從現在開始。許多同學的壓力就是來自於對過去念念不忘。每個人都必須在必要時給自己機會,允許自己從零開始。

  你必須確定目標並開始行動。目標即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能定的太低。一旦你的目標定高了,你馬上就開始擔心它是否能夠實現,這種擔心無意識地已經成為學習的巨大壓力了。當然,也不能將目標定得太低,太低的目標,對學習沒有信心,即使目標實現了,你的狀況也不會有多大改變。

  然後,閉上眼睛分析分析你的狀況,你的學習處在什麼位置?問問自己還能做得更好嗎?要達到你的理想目標,差距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是你自己能解決的。

  接下去就是趕緊行動,並且要堅持下去。千萬不要拖延,拖延既耗費時間,又讓剛剛聚集的動力慢慢減弱。如果你能夠在你確定目標之後堅持行動,你會發現你已經沒有多少壓力了。所有的壓力都會在行動中找到發揮和發洩的途徑。只要你堅持下去,努力學習的結果不僅僅是學業的進步,更多的是你將獲得學習的信心,也是你獲得學習動力的途徑。看見自己學習有進步,所有的學生都會喜歡學習的。緩解學習壓力過大的方法

  和你信任的人交談。溝通和交流是比較好的一種發洩。通過這種溝通,你會發現別的同學也很緊張,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緊張之人,這就使你緊張的情緒得以緩解。 比如,考試前你感到心跳加快,可以告訴你的好朋友或你的親人等:“我心跳有點加快,好像有點緊張。”朋友或親人的安慰會給你提供鎮靜的感覺,說出後對你內心的緊張會有相當程度的緩解,說不定你的朋友也正需要人分擔他的緊張。

  告訴他人你內心的感覺,正視自己的緊張情緒,是消除緊張的前提。 轉移目標。學習緊張時可通過擺脫緊張狀態消除緊張情緒。比如到操場上踢足球 ,看有趣的笑話。另外,輕鬆舒適地洗一個澡也是放鬆的好方法 *** 匆匆忙忙地洗是沒有幫助的 *** 。 找到自己的原因,及時解決才是最最關鍵的問題。初三是緊張,不但要學習新內容還要複習初一初二的舊知識,所以可能會顯得時間不夠用,合理分配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