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覺手麻是怎麼回事如何緩解

  有些人晚上睡覺醒來發現自己的手發麻,非常難受.那麼,半夜睡覺手麻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請大家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手麻

  手部麻痛是手部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症狀,屬於手足麻木,又稱為四肢麻木。由氣血俱虛,經脈失於濡養,或氣血凝滯,經絡失暢,或寒溼痰瘀留阻脈絡所致。指手足感覺器官障礙,中醫解釋為:麻,肌膚蟻走感,或如觸電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

  半夜睡覺手麻的原因

  1、上肢神經卡壓: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

  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症”;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運用。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綜合症”。

  2、頸椎病:

  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當人步入中年以後,一些器官往往會發生退行性變,當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以後,往往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出現了頸椎病。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骨肉痠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確診頸椎病並不困難,只要照一張X光片就可以了。另外還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託患側頭部,一手握患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3、中風:

  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衛生寶鑑·中風門》曾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內有中風之疾。”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闊情志。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髮脹等症狀,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4、更年期綜合症: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但是並不明顯,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總之,手麻症狀的確診,還需參考頸椎片、肌電圖等輔助檢查才能明確論斷。一旦確診,如若症狀尚輕,則經正規的非手術治療,均可有不同程度好轉,如若症狀明顯,並出現手內肌明顯萎縮,則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阻止病情發展,以免造成手內在肌不可逆的嚴重萎縮,導致手的功能嚴重障礙.

  有效緩解手麻的四個按摩方法

  1、按摩胸部,強心固本

  用一手拇指沿膻中穴***位於胸骨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平第4肋間隙處***,四指沿天池穴***位於胸部乳頭外側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第4肋間隙凹陷處***、神封穴***在胸部正中線旁2寸,第4肋間隙凹陷處***按摩。

  另一隻手從頸部天突穴***位於頸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正中處***向下至胸底鳩尾穴***位於臍上7寸,劍突下半寸處***上下按摩,共計100次。

  2、按摩頸部,活血化瘀

  以左右手分別用拇指和四指分開,掐捏喉部上端廉泉穴***位於頸部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上緣凹陷處***、人迎穴***位於頸部喉結旁開1.5寸處***和其下端的天突穴各100次。

  再以左右手分別有節奏地按搓頸後的天柱穴***位於頸部斜方肌處緣之後發凹陷中,約當後髮髻正中旁開1.3寸***和啞門穴***位於頸部後正中線上,第1、2頸椎棘之間的凹陷處***各64次,按搓時要輔以頭部的俯仰動作。

  3、梳洗手臂,理經祛邪

  用右手掐捏左腋窩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爾後再從上而下,由下而上梳洗手臂內外側。

  再按合谷穴***將一手拇指指間關節紋正對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邊緣,此拇指尖所指之處***和勞宮穴***位於手掌心,第2、3掌骨之間偏於掌骨的掌中紋處,握拳屈指時,中指指尖所指***各64次,最好再以同法換手按摩。

  4、伸長頸部,疏筋解痙

  雙手提至腰部,吸氣,然後慢慢向下壓去,腳底用力抓地,挺胸收腹,頸部有意識地向上伸長,吸取天地之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