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秋天樹木會落葉

  有一個成語叫做“秋風掃落葉”,意思是說秋天的大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強大的力量迅速而輕易地把壞的事物掃除光。別看這個成語只有五個字,但卻很好的刻畫了秋天滿地落葉的情境。那麼到了秋天,樹葉為什麼會落下呢?

  

  很多型別的樹木會利用落葉這樣的策略在嚴峻的氣候條件下存活下來。在北半球的溫帶森林裡,樹木會在秋天落葉,因為寒冷的天氣正逐漸到來。在熱帶和亞熱帶森林裡,樹木會在乾旱季節開始時落葉。這種一年特定時間裡樹葉全部掉光的樹木被稱為落葉喬木,反之則被稱為常青樹。

  北半球常見的落葉喬木包括白蠟木、白楊、櫸木、樺木、櫻桃、榆樹、胡桃木、鵝耳櫪、楓樹、橡樹和柳樹的好幾個物種。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落葉喬木包括刺槐、猴麵包樹、白橡樹、木棉、茶樹的好幾個物種。

  大多數落葉喬木有闊葉,後者據稱在寒冷或者乾燥季節容易受損。相比之下,常青樹往往生存在溫暖潮溼的氣候環境裡,或者它們的樹葉具有抗風化的針。然而,自然界也有例外,例如每年秋天落葉松樹木的針會全部脫落,而槲樹即使在相對寒冷的氣候裡,也能全年完整儲存自己的闊葉。

  落葉可以幫助樹木儲存能量和水分。當不利的天氣到來,樹木的激素會激發脫落***切斷***的過程,所有的樹葉被一種特殊的細胞切斷與樹木的聯絡。切斷這個詞與剪刀的單詞都具有相同的拉丁語詞根,意為剪斷。在脫落過程伊始,樹木會重新吸收樹葉裡有價值的營養物質並在樹根裡儲存著方便之後使用。葉綠素,也就是導致樹葉有綠色顏色的色素,是第一個自身營養物質被切斷的分子。這就是為什麼樹葉在脫落過程中會變紅、變橙然後變成金色的原因。在脫落過程末尾,當樹葉全部脫落時,暴露的區域會長出一層保護性的細胞。

  脫落的樹葉也能幫助樹木在來年春天更好的授粉。沒有了樹葉的阻擋,風吹的花粉可以穿越更長的距離到達更多樹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