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視該如何防治

  要預防或消除近視,日常應注意對眼睛的呵護,關鍵是要持之以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青少年近視防治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青少年近視防治方法

  1、 避免長時間連續看書學習和操作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沒個45~60分鐘要休息10~15。千萬注意不要等到感覺眼睛疲勞時才休息。休息時應隔窗遠眺或進行戶外活動,使眼球調節肌以充分放鬆。

  2、 近距離用眼時的光線要適中。近距離要眼視光線過強或太弱均是造成近視眼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夜晚或光線暗的環境下,照明最好採用40~60W的白熾燈,放在書桌的左上角。這是因為白熾燈的光線比較柔和,顯色效能良好,眼球容易適應,防止了光線過強或過暗所帶來的用眼疲勞。

  3、 看書學習和操作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時姿勢要正確。近距離用眼姿勢是影響近視眼發生率的另一個因素。近距離用眼時,桌椅高低比例要合適,端坐,書本放在距眼30cm的地方。坐車閱讀、躺在桌上閱讀或伏案歪頭閱讀、在移動的物體***如車輛***上閱讀等不良的用眼習慣都將增加眼的調節負擔和輻輳頻率,增加眼外肌對眼球的壓力,尤其是中小學生的眼球正處於發育階段,球壁伸展性比較大,長時間的不良用眼姿勢容易引起眼球的發育異常,導致近視眼的形成。

  4、 積極參加戶外活動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機體素質的好壞與青少年近視眼的發生也有密切關聯。比如說:營養不良、患急慢性傳染病、體質虛弱、偏食或貪吃甜食的孩子常見有近視眼。

  5、 如果出現眼睛乾澀、發紅,有灼熱感或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透痛,則要立即停止操作電腦和看書學習,休息一段時間。

  因此日常生活中 青少年的飲食要葷素搭配合理,不偏食,保證各種營養成分齊全均衡。平日裡要加強體育鍛煉,如跑步等。

  青少年近視的症狀

  青少年的眼睛似乎不易疲勞,即使視力有一定程度下降也往往不易發覺。待他們自己感覺眼睛不太好時,多數人視力下降已相當厲害了!因此,作為孩子的父母和老師,理應從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多多觀察孩子,儘早發現其眼底先兆,及時檢查視力,從速採取防治措施。一般情況下,青少年發生視力減退乃至成為近視患者,可以發現有三個方面的先兆症狀:

  1、 是眼的疲勞症狀。表現為看書時,有感覺字跡重影、浮動不穩的現象。有些人在望遠久後移向近處物體,或望近久後移向遠處物體,眼前就會出現短暫的模糊不清的現象,這是眼捷狀肌調節失靈的表現,即是眼疲勞造成的。隨著眼疲勞程度的加重,發生近視的日子也日益逼近。

  2、 是知覺過敏症狀。這是指眼部感覺神經發生疲勞性知覺過敏。不少人還會伴有眼睛乾溼、灼熱、發癢及眼部脹痛。有的人脹痛可擴散到眼眶的深部,有的甚至引起偏頭痛,乃至頸項、肩背等部位痠痛。

  3、 是全身神經失調症狀。有些原來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習會產生厭煩情緒,聽課注意力不夠集中,反應也有些遲鈍,脾氣變得急躁,對原來喜愛的東西也缺乏興趣,學習成績下降,晚上睡眠時多夢、多汗,身體容易怠慢,且有眩暈、食慾不振等症狀。這些是由於受眼疲勞影響所產生的中樞和植物神經失調的表現,也是即將產生近視眼的資訊。

  以上三點,眼科醫生稱之為“近視前驅症侯群。”由此可見,近視發生之前是有先兆訊號的,但首先出現的不是近視減退,而是神經系統方面失調而產生的症狀。有人統計,近視發生的先兆症狀,40%先由敏感的三叉神經和植物神經系統表現出來。因此,中小學生及家長們,要了解近視的先兆症狀,注意捕捉近視的早期訊號,以利儘早防治近視。

  青少年矯正近視的誤區

  誤區1

  孩子太小別戴近視眼鏡。

  經常有眯眼看人、視物的兒童。不少父母會說:“別讓孩子那麼小就戴眼鏡,戴了就摘不下來了。”這種認識是極端錯誤和非常有害的!

  兒童正處於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保證完整、健全的視覺,最重要的就是雙眼能同時看到一個清晰的視網膜***眼底***像。近視眼如不及時矯正,長期的視網膜模糊像,一方面會誘發眼軸的進一步加長,使近視度增加,甚至引發弱、斜視;另一方面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表現為對外界新事物興趣降低,生活範圍縮窄,重者影響智力發育。

  誤區2

  近視眼鏡越換度數越高。

  青少年時期近視度數增加的原因,除遺傳因素外,最主要的是過重的用眼負擔和不科學的用眼習慣。身高快速發育期,往往近視度數也增長較快。因此,在科學、合理矯正的基礎上,近視度數是否增加與是否更換眼鏡無關。

  專家建議青少年應每3~6個月做一次視光學檢查,定期監測視力變化。矯正視力過低者須重新驗光,並更換合理屈光度的矯正鏡片。

  誤區3

  近視眼鏡不能配得太清楚。

  近視的完全矯正是將近視矯正為正視,用以恢復調節與集合之間固有的正常關係。長期戴低矯眼鏡,眼睛看近物時不用調節或少用調節,為了維持雙眼單視,兩眼視軸一定要集合起來,這樣調節和集合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生紊亂。如果使調節向集合靠攏就要產生過度調節,因而引起睫狀痙攣,即人為地增加了近視度數;另一方面是集合向調節靠攏,即向低集合方面發展,產生眼外肌肌力不平衡,當肌力不平衡不能維持時,雙眼視功能就會被破壞,只靠一眼看物,另一隻眼偏向外側,成為暫時性交替性外斜視。對於配鏡度數的高低,驗光師會根據孩子的視功能情況合理給予,家長不要盲目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