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結婚還需要回門

  回門是指新婚夫婦新婚的第三天後回岳父母家,對於新娘來說,則是初為人婦後回到自己的孃家,為什麼結婚要回門,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結婚後回門的原因,希望對你有用。

  為什麼結婚要回門

  按照我國婚俗習慣,結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孃家,也稱“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 新娘家老人心裡非常重視三天回門,因此新郎事先天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準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禮品事先備齊,買新娘家老人喜歡的禮品,禮品一般有四件。回門一般在上午九、十點鐘動身。新郎新娘應像參加婚禮那樣認真修飾、打扮,保持婚禮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孃家,新郎、新娘首先要問候老人。這時,新郎就應改口,跟新娘一樣稱岳父母為爸爸、媽媽,要叫得自然、親切,對待親友和鄰居也應表現出親切熱忱,彬彬有禮,見人先打招呼,以禮相待。 就餐時,新娘要陪著新郎,一一向父母、親友和鄰里敬酒,感謝大家對自己新婚的祝福。飯後,不要急於回家,應再陪父母聊一會兒,聽聽他們的教誨,然後再告辭回家。並應主動邀請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裡做客,也可邀請親友、鄰里。

  回門的介紹

  回門又稱“歸寧”,亦即“回孃家”。舊時漢民族婚姻風俗。

  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孃家,拜謁妻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回門即女兒偕女婿回女家認門拜親。回門的時間各地不一,古時是結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滿月回門省親的。春秋時期就有回門之俗,後代沿襲至今。由於“回門”是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故稱“雙回門”,取成雙成對的吉祥意。回門時,舊俗規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時,新郎走在前面,因為這次回門是女兒新嫁後第一次回孃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在“雙回門”後,一般不準在岳家過宿,必須當日返回男家,因為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內不空房的風俗。

  回門的準備

  回門禮

  傳統婚俗習慣,結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孃家,也稱“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新娘家老人心裡非常重視三天回門,因此新郎事先天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準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買新娘家老人喜歡的禮品,禮品一般有四件,菸酒糖、保健品等。

  回門裝

  按照婚俗習俗,結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孃家,也稱“回門”那麼新娘穿得服裝就是回門裝。

  回門宴

  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女親家廣設華宴,款待新婿,這就是回門宴。

  回門的風俗

  演變

  隨著時代的前進,山西各地的婚姻禮儀不僅由繁趨簡,而且內容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迷信的、醜陋的陳規舊俗從婚禮中消失了,一些健康、活潑的新風尚逐漸推廣開來,國家倡導節儉辦婚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旅行結婚、集體婚禮等新的嫁娶形式。

  忌同房

  如果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孃家,那麼,他們在孃家的住宿也有不同的禁忌。在漢族和滿族中都有新婚夫婦回孃家忌同房的習俗。滿族准許姑爺住在西炕,別的客人一律不許住在西炕。但姑娘和姑爺是不能住在一起的,據說新婚夫婦在孃家同房會使孃家家道衰落。這也是性行為不潔、會褻瀆神明的觀念導致的。漢族民間常以為,男女間的事,女方總是吃虧的。出於這種考慮,女家心理方面總有一點受壓抑的感覺。再說,孃家、婆家不歸一個血統,怎麼能在孃家室內為婆家提供傳宗接代的場所呢?假如真的是在孃家懷了孕的,豈不將孃家的“人勢”、“財勢”帶到婆家去了嗎?孃家一定會因此而衰落的。所以是絕對禁忌小兩口兒在孃家同房的,這是這一風俗下的思想觀念。但是,同是在漢族,也有許多地方是不忌諱新婚夫婦在孃家同床共枕的。有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俗還會並存於同一縣境之內,例如在河南林縣這兩種風俗就同時存在。

  雙回門

  舊時習俗﹐結婚滿月﹐新娘偕婿回孃家省親﹐叫做雙回門。漢族民間把新娘從孃家嫁到婆家稱為“進門”,所以才把新娘從婆家回孃家省親稱為“回門”。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成雙成對,又稱為“雙回門”。

  會親

  即新郎會見女方親族的儀式,晉中等地在新婚夫婦回門時舉行。晉南一些地方則是婚後第三天或第十天,在男方家中由新婚夫婦主持家宴,款待雙方父母和雙方親友。通過這一會見,不僅兩親家加深了了解,聯絡了感情,就是雙方親友也初步結識,為今後的往來打下了基礎。

  回門宴的注意事項

  1、回門答謝宴即古禮中的“歸寧大典”是整場婚禮中的最末一個章節這一基本點。如果連這些都把握不準確,那麼肯定做出來的不是“正宗”的回門宴答謝主持儀式。

  2、回門答謝宴席必不可少的要突出一個答謝主題,答謝誰啊?咋答謝?要有專門的儀式配合來完成,禮是規矩,儀是表現,一定要通過一定的儀式來展示,首席要謝謝天,謝謝地,***三拜***,然後謝謝父母***三拜***,還要謝謝來賓***三拜***,姑爺與姑娘發喜糖儀式。

  3、回門儀式上,得設計一個環節,回門宴一般指的是男方家辦完結婚酒後,新娘回孃家宴請親友賓朋辦的酒宴,它突出的是新娘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恩與不捨。

  新娘給父母的贈禮;新郎與岳父岳母的互動環節;丈母孃總結出新郎的幾個優點,以及丈母孃對新郎有什麼要交待的。新郎做出承諾,並獻花給父母,讓翁婿之間的情誼表達鋪展開來。

  4、回門儀式上,還得設計一個環節,讓新郎官致答謝辭,並展示展示自己的才華***暗合過去歸寧之旅誇官之意***,

  5、最後提示大家,有些環節儘量不再安排:交換信物、交杯酒、拜堂!因為交換信物,交杯酒,還有拜堂儀式只能做一次,這是給對方的承諾,一諾千金,代表一生一世,不必再許諾一次。香檳儀式代表了慶祝、蛋糕儀式代表旺盛的生育、擁吻代表親密恩愛;可以在回門儀式上再次體現,但是不再是回門宴上的儀式部門的核心結構。

  6、回門宴側重於歡快、團圓,整個儀式宴席要體現出來,這裡有更多的民族民俗的東西可以展示,敲鑼打鼓,舞龍舞獅,戲劇表演可以在婚宴中穿插。

  7、宴席的佈置上要側重豪華與喜慶,大紅紗曼背景燈光舞美水晶T臺,追光燈泡泡機彩虹機都可以用上,張燈結綵也可以,鮮花堆砌也可以,但儘量紅色粉紅為主,盡顯豪華氣派,但是一些過於西式的道具就免了。

  8、在回門宴上,新娘此時可以不穿婚紗,而穿紅色或者紫色晚禮服,旗袍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