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康管理有什麼好處

  企業健康管理屬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範疇。企業管理者結合健康醫療服務和資訊科技,從社會、生理、心理等各個角度來系統地關注和維護企業員工的健康狀態。那麼呢?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企業健康管理的優勢。

  企業健康管理的優勢

  1.提高勞動生產率

  提高員工身體素質,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使員工工作精力充沛、生產效率高;減少因生病缺勤等產生的工作不協調影響工作進度;對員工健康關心,展示企業人性化的管理,提高員工企業歸屬感和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2.節約人力資源損失

  通過健康干預降低發病率,減少病假和健康事假,降低病假工時和事假工時;通過就醫綠色通道服務,提高看病就醫的速度與有效性,減少看病的工時消耗;這是一項激勵員工的福利待遇和激勵手段,提供員工就醫綠色通道,解決員工看病就醫難的問題,提供各種醫療保健諮詢和服務,使員工享有專業的個性化指導;通過健康干預措施,降低員工發病率和亞健康狀態,顯示企業對員工的真正關心;為高層管理者提供各種特殊的健康管理計劃,保護企業核心資源,減少核心人員的流失。

  3.定期的體檢,則可作為鼓勵員工的手段,將公司對員工的關懷落到實處

  4.減少企業醫療保健相關支出

  通過健康預測和評估對企業醫療保健相關支出做出了系統綜合考慮,統籌安排,降低企業總的醫療支出

  在瞭解企業員工基本健康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系統化的分析,能夠為企業選擇更明智和省錢的醫療保險方案。健康管理無論對個人和企業,幾乎都有這樣一個規律,即90%和10%。接受健康管理的企業和個人,醫療費用會降低到原來的10%,反之醫療費用會上升90%。美國推行《醫療保健者消費指導》一書後,總的求醫人數下降了7.5%。麻省理工學院學生接受保健指導後,2年內節省醫療費用34.63萬美元。

  一方面通過健康管理,可以使管理人群減少疾病發病率,尤其是大病發病率,這是醫療費用降低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通過諮詢和就醫指導,可以使管理物件避免一些盲目和不必要的醫療或保健消費;此外,作為健康管理機構,可以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規範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減少避免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和大處方及其不正當醫療行為。

  企業家健康管理生態系統的必要性

  構建一個防患於未然的健康管理體系,即找出隱藏在企業家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險因素,並迅速加以預防和解決是十分必要的。

  1.從企業家自身的角度分析

  一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企業家應注意到如何除錯自己和周圍人的關係,樹立一種很好的理念,一種雙贏的理念來和諧發展。如果他們時刻具備一種“你贏我也贏”的理念,減輕他人的仇富心理。很多他殺的悲劇其實完全可以避免。

  二是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濃茶、咖啡、酒等都要適度,可聘請專業的營養師或營養顧問

  三是要加強體育鍛煉或散步,因為體育鍛煉對身心都有好處,出汗可帶走一部分心理壓力,給自己強行規定一個健身計劃,並嚴格執行。

  四是為了心理健康,可以請教高校心理系的專家,或者求助於心理諮詢公司;也可以參加一些思維模式方面的訓練或拓展性的訓練***對於企業家的培訓,不僅是財務、管理、物流等方面的“硬培訓”等,還需像心理培訓這樣的“軟培訓”***,強調一種平衡的概念,成功不是說錢賺得多,事業搞得好,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需要平衡,比如家庭生活、人際關係、心靈感受等等;要學會示弱,所謂示弱,就是把自己真實的一面表達出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弱的一面,而高管們往往只願意表現出自己強的一面。

  研究表明,82%的企業高管即便在家,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壓力向家人傾訴。因為 95%的高管都是男性,示強是他們的天性,而這對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有時將自己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反而會得到理解和支援。至於示弱的物件,可以家人、朋友、同事等。五是要保持平常心態,得意坦然,失意自然。

  2.從政府的角度分析

  輿論的正確引導很重要,一方面是鼓勵大家致富,創造寬鬆的環境;另一方面是保護和尊重合法收入,必須建立一個公平的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仇富心理。使社會中存在的更多的是仇腐心理,而不是仇富心理。同時要建立一些隸屬於政府的、提供心理諮詢和培訓服務的公共機構。作為行業組織的企業家協會或商會組織要定期組織各類心理培訓、體檢、娛樂活動、鍛鍊等多形式的活動。

  3.要健全接班人體制

  當前,中國的很多大企業都沒有明確的接班人計劃,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缺失。一旦老總出現什麼意外,企業的運作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這方面很多跨國公司就做得比較好。比如愛立信,去年他們中國區前總裁楊邁因為心臟病突然去世,第二天,公司的CFO就立刻頂上去,過了一個月,公司從內部調來一位新總裁,其間所有事務的執行都有條不紊,並沒有因為一個總裁的突然去世而帶來動盪。胡君辰教授認為,一般一個總裁要有三個接班人,其中包括可以直接接班的和需要一些培訓才可以接班的。此外,每個副總也應當安排兩到三個接班人。做到防患於未然,保證無論什麼情況都能夠使企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