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的品牌傳播策略

  隨著傳媒的迅速發展,在資訊碎片化時代,企業經營與品牌傳播不可能依靠“開店+廣告”的傳播方式獲得成功。現在各種傳播方式上均出現嚴重同質化的局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品牌傳播環境發生了根本改變。具體有以下三個表現:

  1.營銷資訊過剩。消費者每天被眾多時尚資訊包圍著,已經失去了分辨能力。品牌所製造出的時尚,很容易在同行嘈雜的傳播合唱中迷失。

  2.傳播內容與方式同質化。眾多品牌定位雷同,採用相似的畫面,相似的傳播語,相似的明星代言,消費者已經產生審美疲勞。

  3.網際網路改變了資訊接收的特點。在消費者接受資訊呈現碎片化、快餐化、互動性的時代,其往往幾秒鐘就把品牌煞費苦心製作的傳播內容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在網路傳播環境下,企業要想通過資訊傳播表達出強烈的價值主張,打動消費者,就必須使傳播方式、傳播內容能夠給消費者帶去震撼人心、深刻的體驗,使消費者容易辨認、樂於認知、樂於參與。記住:消費者體驗是品牌價值傳播的核心。

  在一個高度同質化的時代,從產品上尋找亮點已經將各個企業拖得筋疲力盡,無邊無際的商品海洋也讓消費者尋找心儀的服飾時痛苦難言。什麼才能讓消費眼前一亮?很多企業寄希望於製造噱頭,從而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讓廣告出位。記住:這是不可能成功的。

  品牌傳播理論認為,只有與消費者心理層面的共鳴才是品牌傳播的核心。要學會運用新媒體與消費者深度互動,共造品牌價值。

  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互聯的普及、微博的火熱,使消費者接收資訊呈現出三個特徵:迅速、碎片化、互動性。傳播的資訊如果不能夠吸引眼球,幾秒鐘就被拋到腦後;傳播的資訊過長,連看的耐心都沒有;消費者自己沒有發言權,很快就會沒有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中,品牌的塑造再也無法由品牌精英一手操持,而需要讓消費者參與到品牌的塑造過程中。

  共同塑造品牌的過程,就是傳播的過程,就是最佳的體驗過程,從而造就了“我們的品牌”而非“××品牌”。在這樣的思路下,利用新的媒體,會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也會重新整理以往傳統媒體無法想象的紀錄。深度互動的要點在於:讓消費者對品牌的塑造有足夠的發言權,讓消費者群體自身組織起來,開發和維護好“意見領袖”,從而形成印象深刻的品牌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所要做的,僅僅是“輕輕一推”而已,這可以說是費效比和可控性最強的方式之一了!

  在碎片化時代對於那些過去領軍品牌,遇到重大事件,單一角度、單一傳播通路已經不足以支撐品牌傳播,無法達成與消費者深度互動的效果。要學會從全方位、多角度讓消費者體驗到品牌的全新魅力,就成為碎片化時代不二之選的大手筆之作。

  最近阿迪達斯為了應對耐克市場策略的變化所啟動的全球換標營銷活動,不僅重新制作宣傳大片在電視媒體轟炸,同時為了吸引消費者參與其中,阿迪達斯還採取了三個全新的步驟來加深消費者的體驗。首先,鑑於視訊網站的巨大影響,阿迪達斯宣佈與視訊網站合作,對活動進行網路視訊直播,將一場幾百人參與的推廣活動,擴散到億萬視訊受眾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吸引人的事情,引起了消費者的期待。其次,加深與消費者的互動,在網路上開展“明星徽章申領”的活動,進一步聚攏人氣。再次,在直播階段,全方位報道與即時互動並行,在網路上引爆二次傳播。最後,宣傳收尾之時,迅速篩選並剪輯出精彩花絮,傳播保溫宣傳效果,延續宣傳熱度,延長傳播週期。

  碎片化下近年來國內的品牌營銷傳播也多有經典舉措,比如美特斯·邦威通過與文化產業的互動獲得了宣傳效果和經濟收益的雙豐收。在公映的《變形金剛2》中,美特斯·邦威就已成功在其中植入廣告。此後,美特斯·邦威更對《變形金剛3》一擲千金,高達8位數的大手筆雖然只換取了寥寥數個鏡頭,但是高額的票房也讓國內外顧客都知道了“不走尋常路”的美特斯·邦威。有了前兩次的成功,美特斯·邦威進一步拿下了變形金剛的形象授權,把電影的影響力深入到產品開發之中,推出“變3”系列產品預計80款左右,總出貨量接近百萬件套。更有企業不滿足於與一個兩個影片的合作,開始與文化產業共同搭建平臺。如伊華歐秀與青海衛視開通微電影平臺。這樣的舉措,就不僅僅是一個傳播體驗了,而是為品牌開拓出全新的展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