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的品牌營銷戰略

  當品牌文化被市場認可並接受後,品牌才產生其市場價值。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網際網路時代轉變商業模式

  在消費服務類市場來看,人類第一次真正跨入到企業與品牌,零距離,零損耗,低成本的連線。同時,伴隨著社交網路的爆發,消費者也是第一次真正擁有話語權。

  今天,品牌可以透過微博、微信、各種社交平臺與消費者直接對話,消費者也可以在這些社交平臺上表達對品牌的喜好、情感與意見,這在過去是不可思議的。而某些意見領袖或者俗稱大V對品牌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一些媒體,比如王思聰,他微博的價值不亞於湖南衛視。

  這對企業來說,就意味著:去媒介化,去中介化,去中心化。 當消費者真正的可以和品牌在一起對話、品牌可以和消費者真正的在一起成長,產生的新經濟、新模式就是我們常說的C2B,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工業4.0,工業4.0就是互聯工廠。

  、品牌定位

  做營銷是需要高度戰略性的考慮的,很多人對此感到不以為然。而對於中小企業創始人來說,一切工作是有跡可循的,有具體的框架和步驟來供他們參考,可以幫助他們清楚的解釋出自己的公司或者產品是在做什麼的,為什麼它們很重要,以及為什麼消費者應該為它們買單。

  中小企業創業者們要如何進行產品定位,如何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公司資***包括取個能引起共鳴的名字***,以及叫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品釋出?***不管是釋出新公司還是推出新產品***。

  細分市場之下,找準目標客戶群很重要。選擇了“品類即品牌,品牌即品類“的戰略思路對於創業者來說,單點切入類目,相對而言容易做到細分行業領先,掌握行業的話語權。

  網際網路時代品牌塑造

  做好了品牌定位之後,在品牌傳播之前,我們就要考慮,你向你的客戶傳遞什麼樣的品牌主張,你想要表達什麼?品牌即承諾,你打算在引爆過程中,傳遞什麼資訊、對消費者做什麼樣的品牌承諾?

  網路塑造品牌最大坑也在於此——你固然需要快速傳播、及時引爆,但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品牌邏輯。

  挖掘品牌的內涵,塑造品牌的思想是最重要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品牌從本質上說,是向消費者傳遞一種資訊,資訊作用於消費者的內心,並在內心留下的烙印的總和,是物質世界在精神世界裡的潛意識反映。

  在這過程中,創業者應遵循的最重要原則,是要儘量“避免跟風”。普通消費者一般會根據其僅有的有限經驗及知識會對某一品牌形成自己的認知,但他卻認為那是正確的,儘管那可能會跟客觀情況不一致,但“心智認知就是品牌”,消費者還是根據他自己的認知去消費。要改變消費者的心智非常困難。創業者要想切入市場,得到消費者的親睞,首先就得讓消費者感知到你,佔領消費者的心智,成為消費者的不二選擇!

  挖掘品牌的內涵,我們要做的就是首先去佔領消費者的認知模式,利用不同的定位去匯入不一樣的內涵,這與在前期做品牌定位是分不開的。

  可見,品牌並不是單純的一個標牌或一個名稱,它是反映企業形象的具有深度內涵的一個人性化的概念。

  擁有品牌思想比擁有品牌產品更重要!

  網際網路時代品牌傳播

  很多中小企業的經營者雖然也想把自己企業做大,樹立自身企業品牌,但他們對品牌的認知有些片面和膚淺。在有些人看來,品牌的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調,是一種無謂的浪費。實際上,企業只要擺脫了生存的困境,解決了生存的問題,就應該進行品牌層面的思考了,創業者千萬不要把打造網路品牌當作奢侈品。

  網路品牌不像傳統品牌那般需要複雜的設計企業CIS系統,也不像傳統品牌做廣告宣傳的巨大投入。實際上,只要懂得方法和技巧,創立一個網路品牌也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從本質上來說,品牌傳播解決的是知名度,信任度靠的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體驗。而信任度才是解決銷售的根本問題,品牌營銷的最終極目標就是銷售。這就需要我們為品牌的內涵創造一個個的故事通過網路渠道傳播出去為人所熟悉。

  把你自己當做一個消費者,然後翻開你大腦中記憶的一系列品牌,你不難發現,存在你大腦裡的品牌大多是被廣告和新聞洗腦洗出來的。 廣告是傳統企業宣傳的方式,不在我們討論的範籌。除了持續的廣告,間斷的新聞也是打造知名度的利器之一,相比較廣告而言,可能花費更少,效果更大。

  萬科的廣告雖然做得少——但萬科的王石不失為一個新聞人物,攀登珠峰,經濟人物等等新聞將王石和萬科緊緊相連,讓熟悉王石的人知道了萬科***雖然最近負面比較多,也是一種免費的傳播***。

  華為的廣告幾乎為零——但是華為的任正非以及華為的成功,已經成為商業教材在民間流傳,被新聞神話的企業是不需要做廣告的。

  春秋航空基本沒有做過廣告——但是,“中國第一個民營飛機執照”,“空中的價格屠夫”等等,讓這個才崛起三五年的航空公司有了廣泛的知名度。

  當然,持續的廣告和間斷的新聞同時並用,更能快速提升知名度。 在商業誠信度缺乏的當今環境,信任度這個詞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被運用和提及。信任度是指消費者相信,並依賴於品牌或產品的一種情感,是消費者在消費體驗和接受傳播中感知到的一種情感。

  知道是量的變化,信任是質的變化,先有量的變化,再有質的變化,品牌才會越走越遠。

  憑什麼值得別人的信任,通常創業者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決信任問題,其一就是信任的體驗。

  這就好比是相親,第一面邋邋遢遢的樣子,勢必會造成第一印象不好,因此,企業在廣告費用不多的情況下,終端生動化操作,以正規、專業的姿態迎接面向消費者,這就會給消費者建立良好的消費體驗——而良好的消費體驗就是建立信任度先決條件。

  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讓更多的消費者信任,這是品牌營銷要解決的兩個最關鍵的因素。

  當然,僅僅有知名度和信任度還是不夠的,一個品牌有了知名度和信任度,執行力再跟上的時候就會如魚得水,事半功倍!執行力如何打造,要靠企業的管理、制度和文化等,這是很多執行力團隊需要做的功課。 當知名度和信任度遇到執行力的時候,也就是銷售力最強的時候,品牌才有了最終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