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制定

  複習計劃是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而定,想要考個好的歷史成績,不妨制定一個好的複習計劃。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歷史複習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歷史複習計劃

  第一輪:鞏固知識,夯實基礎,系統複習。

  1、緊扣課程標準、深研中考說明:

  進入九年級階段,學習內容和要求、解題思路和方法、及所要達到的能力,都與以往有所不同。歷史事件的發展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歷史教材的編撰也是有其經緯邏輯的。要緊扣課程標準,把握歷史複習導向;深研中考說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歷史事件脈絡,通過對書本中一個又一個歷史事件的學習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節編撰的用意。

  2、重視標題,按章逐節。

  歷史學科講究系統性和連貫性,要學會把課本中的知識縱向排列、橫向比較、甚至逆向推導。這樣能夠比較容易地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找準該歷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響大小,從而有利於我們記憶和理解。

  3、認真閱讀,留心細節。

  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要尊重歷史,用與書本中相同尺度的語言來講述歷史事實,切忌隨意發揮,畫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績,還要注意課本中頁腳註釋、補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內容。要做到這一點,細是基礎,懂是關鍵,活是技能,從而達到用的目的。

  4、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習慣。

  把課本中的文字轉變成一目瞭然的表格,使歷史知識條理化、簡單化、小專題化,可以很好地增強我們讀題、解題、做題、答題的能力。

  5、課堂以讀議練為主.。

  課堂上教師講課的內容,都是經過認真思考和準備的,重點、要點、難點分明,學生以聽記為主。複習中,思考自查,學生則要以思考為要,找出自身的弱點、虛點和肓點。要從追求有趣的故事情節,提高為得出有用的歷史經驗。

  6、既要掌握歷史知識,也要學會考試技巧。

  一道結構完整的歷史試題,通常由4個部分組成,即提示語、主幹語、限定語、專案語,答題時要有意識地按照這4個方面去認真分解試題。答題書寫要做到“四化”,即構思目標化、層次條理化、答案要點化、書寫序號化。

  7、重視世界史的複習。

  ***1***國別史的複習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蘇***等國的歷史。例如,法國政權的更替。

  ***2***國際關係史的複習法。如英法關係、英美關係、德法關係、美日關係、一戰、二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等都屬於國際關係史,應加強複習。

  ***3***中外史關係的複習法.如中日關係、中英關係、中美關係、中俄***蘇***關係、中法關係、中德關係。

  ***4***中外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史,如美國的經濟發展、經濟全球、三次科技革命等。

  8、深化現有知識結構。

  ***1***注意歷史事實之間的橫向聯絡。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接著,新興的美國超過了英國,德國先後超過了法國和英國,從而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造成了它們之間的新矛盾,形成了幾個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奪世界霸權,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勢。

  ***2***注意事物本身的縱向聯絡。如三元里人民抗擊英軍侵略和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這兩場鬥爭的共同點。再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

  ***3***注意知識的廣度。關於國共兩次合作,可以理解為第一次是黨內合作,第二次是黨外合作。關於美國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是解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矛盾;美國內戰是解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內部矛盾。民國元年為1912年,所以民國六年即1917年。總之,考生不僅知其一,而且能舉一反三。

  ***4***注意知識的深度。複習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將初步獲得的知識加以深化在更高層次上有新的認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1840年,是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的具體年代,而1840年的鴉片戰爭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這是1840年的內涵。

  第二輪:整合知識,提升能力,專題複習。

  這一階段的複習要注意結合不能僅停留在基本問題上兜圈子,應深刻理解習題的實質,挖掘可變的因素,掌握解題技巧,規範答題,並對其賦予新意的探索,通過變式提高,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從而增強解題能力。複習中,指導學生掌握如何比較不同時期的知識點或同一時期知識點的方法,例如,將19世紀60至70年代出現的俄國農奴制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進行聯絡,從兩次改革的背景、性質、內容、作用、侷限性等方面進行比較,讓學生理解兩次改革的異同;還得注意引導學生把熱點問題和歷史問題聯絡起來,學會運用課本知識去解決熱點問題,如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文藝復興聯絡起來

  第三輪:綜合知識,聯絡現實,考前模擬。

  複習時,強化歷史與現實的聯絡,搞好熱點專題複習。引導學生關注世界形勢,人類自身發展並形成綜合觀察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做近幾年的中考歷史真題,同時配以模擬試題進行考前演練。考前模擬要做到精選、精練、精講、精評,要限時、限量務必有效果出成績。

  教學進度周次時間內容課時備註第1周2.17—2.23

  中國古代史***上***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2中考佔20%10分第2周2.24—3.2

  中國古代史***下***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2第3周3.3—3.9

  中國近代史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2中考佔40%20分第4周3.10—3.16

  中國近代史第四單元 第五單元 月考2第5周3.17—3.23

  中國現代史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2第6周3.24—3.30

  世界古代史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2中考佔40%20分第7周3.31—4.6

  世界近代史第一單元 - 第三單元2第8周4.7—4.13

  世界近代史第四單元 -第七單元調研考試2第9周4.14—4.20

  世界現代史第一單元 - 第三單元2第10周4.21—4.27

  世界現代史第四單元- 第七單元第11周4.28—5.4

  歷史複習建議

  1、確可用於學習的時間

  注意這裡是“用來學習的時間”,而不是籠統的“兩個月”或者“三週”。除去你的睡眠時間,還有少量的休閒娛樂時間和其他意料之外的事情,用來學習的其實所剩無幾。

  先為自己劃好時間區間,如一天10小時、一週6天半,再考慮在這個時間段內你能折騰出多大的名堂。

  還有的小夥伴非午睡不可、中午學習效率極低,那就請不要把12:00——14:00列入時間計劃裡了。即使非要安排任務,也是簡單機械易於完成的任務。

  2規劃有多少任務需要完成

  根據備考科目和準備時長的不同因人而異。

  首先建議大家為暑期複習制定一個整體的目標,如英語真題刷完兩遍,專業課背完第一遍。

  然後將大目標細化,下分到每月、每週、每日的計劃。

  注意在這個過程中,要留出幾天到一週的時間以備自我調整、查漏補缺,以防出現突發狀況,導致時間安排過緊。

  3分清主次,重點選破

  不少人從暑假開始了政治科目的複習。需要複習的內容越來越多,時間上越需要有主次之分。

  注意分清你的薄弱項是什麼?哪個科目的進度最慢、感覺最難?可以稍有側重,多分配一些時間在薄弱環節上面。具體到科目內部也是這樣,如政治馬原比史綱的內容多、理解難,所以在制定時間計劃時,就要多“偏愛”一下馬原。

  但不可過度偏廢,各科基本的複習時間還是要保障。如英語單詞的背誦,數學習題的練習,每天堅持才不致生疏。

  4一天之計在於晨。遇到困難防止“拖延症”

  人的注意力在清晨最為集中。而且,在暑假,早晨也是一天中天氣比較涼爽的時刻。不妨嘗試在上午十一點之前把最難的任務搞定,在下午和晚上的複習中,也會信心滿滿、效率節節高哦。

  在一週或一個月也是同樣的道理。在前期階段,將重難點一舉拿下,中後期緊跟節奏,方能步步為營。如果反過來奉行“先易後難戰略”,越到後期只會越混亂、越跟不上原本的計劃。

  此外,嚴防“拖延症”,有問題及時解決。已經到了考研複習的中期,是時候攻破那些難點了,千萬不能逃避困難以待日後解決。

  5學會利用零散時間。

  很多人都以為坐在課桌前才叫學習,抱怨學習的時間太太太少了。可聰明的人無時不刻都可以在學習。排隊、走路、上廁所、臨睡前,你確定這些碎片化時間已經被充分利用了?

  學姐當時有個習慣,就是在臨睡前幾分鐘用手機刷刷考研幫APP,不管是資料經驗還是新聞諮詢,都可以一網打盡!

  插播一個小小的廣告,這個例子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看似零散的時間,加以合理利用會有不小的收穫。比如吃飯的時候看看新聞時事,回宿舍的路上回顧一下數學公式。關注有關考研的微博、公眾號,便利貼和小本用起來,都是不錯的選擇。

  歷史複習技巧

  一、學情分析

  1、我校這屆畢業班的學生對於歷史學科的複習的最大特點就是重視程度偏低,明顯表現為上課情緒、激情不足,平時主動複習的慾望淡薄,有些學生甚至出現馬虎應付的現象。

  2、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時積累少,或者根本沒有積累;二是平時練習時間少;三是平時練習的一些比較有創新的題目依賴性較大,表現為等待老師的答案,或者乾脆置之不理。

  3、學生自己可控的時間少,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複習時間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學生對歷史複習大多跟著感覺走,導致複習效果不是很理想;

  4、學生對練習的鞏固情況令人擔憂,大部分對練習沒能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單純地認為練習過的習題就是不需要再進行鞏固了;甚至個別的學生眼高手低,對多次出現的習題不搭理。

  5、許多學生的書寫仍是比較潦草不清,答案不講格式,學習習慣比較差;

  二、指導思想

  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文、關注生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嚴格遵循考試標準和開放思維的規律,緊扣教材,精心安排複習計劃,科學組織複習。整合知識點,收集焦點和熱點,遷移訓練。大容量快節奏,全面完成任務。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和思維水平,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三、複習方法

  歷史中考已從應試型考試向能力型考試方向發展。在歷史中考複習中,離開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去談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歷史中考複習時必須做到知識和能力並重。

1.九年級中考複習計劃怎麼制定

2.歷史學科期末考試前複習計劃

3.寒假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制定

4.中考歷史複習計劃表範本3篇

5.初中歷史複習計劃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