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有哪些食療方法

  慢性胃炎是一種慢性病,所謂“三分治七分養”治病的關鍵在於“養”,有哪些食物可以起到治療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慢性胃炎患者的食療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慢性胃炎患者的食療方法

  1、良姜粥

  高良薑15克,粳米100克。高良薑研末,加水煎30分鐘,去渣,入粳米熬成粥,調味分次服食。每日1劑,連食2周,停數日再食,連續半年至一年。

  口淡、胃脘冷痛、虛弱乏力之慢性胃炎者尤為適用。

  2、花椒雞肫

  雞肫2只,花椒20粒,雞肫剖洗乾淨,加入花椒及鹽少許,放布袋中,溼紙包裹數層,火上煨熟。取出後切成薄片,趁熱服食。每次1只,1日2次,連食2周。

  適於慢性胃炎脾胃虛寒者***表現為消瘦、乏力、手足不溫、脘腹冷痛***及消化不良者。

  3、豬肚燉山楂

  豬肚1只,山楂100克,冰糖50克。豬肚擦洗淨,切條。鮮山楂洗淨,切片。同加水文火燉熟,放入冰糖,溶化後即可服食。分2~3次食,連食5只,或時時服食。

  適於萎縮性慢性胃炎脘脹、食慾不振者。

  慢性胃炎的飲食原則

  ***1***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的負擔。

  病情一般者,可採用少渣半流,與急性胃炎少渣半流飲食一樣,一日五餐。進入恢復期時,可食用少渣軟飯,飲食內容與進餐次數都與急性胃炎少渣軟飯相同,以一日四餐為宜。如熱量攝入不足,可用幹稀搭配的加餐方法補充,如牛奶1杯,餅乾2片;麥乳精1杯;煮雞蛋等。

  ***2***採用易於消化的食品。

  選用肉纖維短、柔軟的魚、禽、肉類,如魚、蝦、雞肉、嫩牛肉、瘦豬肉等。胃酸分泌過少或缺乏的患者,如萎縮性胃炎,應給予上述富含氮浸出物的魚湯、雞湯、肉湯及蘑菇湯等原汁濃湯,米粥,帶酸味的食品,帶香味的調味品及適量的糖醋食物,以增強胃液分泌提高胃酸濃度和食慾。伴有高酸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則與之相反,應避免食用富含氮浸出物的原汁濃湯,而採用煮過的魚、蝦、雞肉、瘦肉類等,來烹調菜餚;如蒸魚塊、燴魚片、溜雞脯丸子、肉末羹等,以減少對胃刺激,刺激胃酸分泌。多飲用牛奶、豆漿、烤麵包或含鹼的饅頭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以中和胃酸。

  ***3***飲食中所供熱能和各種營養素充足、均衡,能維持或促進機體健康,防止貧血或營養不良。

  胃酸很低或無酸分泌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常伴有缺鐵性貧血。對出現貧血或營養不良者,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魚、雞、肝、腰等內臟及紅棗,並注意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補充,包括維生素B 12和葉酸。應適量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茄子、紅棗、綠葉菜,以提供維生素C,幫助鐵的吸收。

  慢性胃炎的型別

  有按病因分類的,如藥物性胃炎、酒精性胃炎、反流性胃炎。

  有按病變形態分類,如糜爛性胃炎、疣狀胃炎。

  有按病變部位分類,如胃竇部胃炎、胃體部胃炎。

  有根據病理學分類的,如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

  目前臨床上指的慢性胃炎是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兩種。慢性淺表性胃炎包括單純型、糜爛型及出血型3種,臨床上較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