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的流程步驟有什麼

  作為企業都會才能發揮員工的最大能力,所以都在實行績效管理制度。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績效管理的流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績效管理的流程

  1、制訂考核計劃

  1***明確考核的目的和物件。

  2***選擇考核內容和方法。

  3***確定考核時間

  2、進行技術準備

  績效考核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其技術準備主要包括確定考核標準、選擇或設計考核方法以及培訓考核人員。

  3、選拔考核人員

  在選擇考核人員時,應考慮的兩方面因素:

  通過培訓,可以使考核人員掌握考核原則,熟悉考核標準,掌握考核方法,克服常見偏差。在挑選人員時,按照上面所述的兩方面因素要求,通常考慮的各種考核人選。

  4、收集資料資訊

  收集資料資訊要建立一套與考核指標體系有關的制度,並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來達到。

  5、考核過程:管理者在整個考核過程中擔任教練和督導的角色,根據實際績效結合目標績效與員工進行經常性的溝通和指導,幫助員工達成績效目標,並予以過程考核。

  6、績效評估

  確定單項的等級和分值。對同一專案各考核來源的結果綜合。

  1***通過過程的跟進和及時反饋,員工和上司雙方對完成工作的程度都有明確的認知,考核結果便可公正、客觀地反映員工的當期績效,一切工作都建立在保證雙方有及時良好的溝通的前提下。

  2***評估面談:管理人員必須熟知員工的工作職責及各項事務的處理方式,並能給予員工以指導,績效考核結束後,管理者與人力資源部門就員工的績效改進與員工面談,面談過程中更多地是單獨輔導過程。管理者根據員工的工作中的不足和需改進的地方給員工提出改進的建議並給予改進的方法指導。

  7、 考核結果應用:按照事先確定的獎懲標準予以獎勵。

  8、 績效管理結果:績效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改進績效。員工的績效目標是經過員工和組織雙向認同的,並輔以過程中的指導和麵談指導,於期望中將有效改進員工的工作績效,促進組織團結及組織進步。

  績效管理的方法

  考核不是扣錢,目的在於改善!

  當考核扣錢成為管理者的一種習慣時,久而久之被考核者也會變得麻木——別忘了:考核目的不是要掏空被考核者的錢包,而是為了找出差距並予以改善!

  考核樹立標準,能者上,庸者下!

  無尺度則無法測量。用指標來衡量考核者的工作成果,往往比管理者的主觀判斷更容易讓人信服。通過標準的衡量讓能者上、庸者下!

  考核趕走平均主義!

  平均主義就是懲罰業績優秀的員工,鼓勵業績差的員工。

  工作目標不明確,員工努力沒方向!

  缺乏明確的目標,員工就像在迷霧中行走。當管理者為督促員工完成工作而疲於奔命,抱怨下屬不盡心的時候,員工卻在下面迷惑:我們做這些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目標產生動力,考核給予壓力,動力+壓力=責任!

  要讓員工樂於承擔責任,就應該既給予動力,又施加壓力。就像要把大象引上船,就得前面拿香蕉,後面揮鞭子!

  自上而下分解目標,自下而上支援目標!

  部門目標不分解,猶如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必須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位員工,目標只有獲得員工支援,才有望通過個體的努力實現部門工作目標!

  考核形式不重要,過程管理是重點!

  許多管理者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追趕流行的考核形式而忽視了績效管理的實質——通過對過程的管理達到持續改善!過程中的實時溝通指導才是考核的關鍵。

  上級不是裁判,而是教練!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是下屬的導師和教練。考核不是為了吹哨子,告訴員工你錯了我要懲罰你,而是要在做的過程中教會員工如何做好!

  績效管理的物件

  績效管理的物件是全體成員,就是組織內的成員無論從事任何型別的工作,不管其級別如何,不管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是績效管理的物件。

  從企業的一般情況來看,績效管理的參與者主要涉及以下五類人員:

  1.考評者:涉及各層級管理人員、人力資源部專職人員;

  2.被考評者本人:涉及全體員工;

  3.被考評者的同事:涉及全體員工;

  4.被考評者的下級:涉及全體員工;

  5.企業外部人員:客戶、供應商等與企業有關聯的外部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