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龜有什麼養殖技術

  鱷魚龜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龜之一、有淡水動物王者之稱,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因其觀賞價值高,適應性強,深受國內龜類愛好者青睞,那麼鱷魚龜是怎麼養殖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飼養鱷魚龜喂哪些食物

  1、幼龜:幼龜孵化3天后可飼餵熟雞蛋、熟小米混和物,約50天后飼餵切碎的小魚、螺、蚌肉、動物內臟及下腳料等,90天后即可轉入水泥池飼養。

  2、成龜:成龜飼料仍以小魚、螺、蚌肉、動物內臟及下腳料為主,輔以一些泡軟的小麥、碎玉米、蔬菜、水草等,還要適當新增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鱷魚龜如何養殖

  1、龜种放養:採用高密度綠色養殖是獲得高效益的新技術,也是養龜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初期放養密度***200克/只左右***為24只/平方米~27只/平方米,按重量計應為5公斤/平方米左右,但隨著鱷龜個體的快速生長,應注意及時降低密度。待平均規格達350克/只~400克/只時,應減為20只/平方米~22只/平方米。待平均規格達500克/只時,可按15只/平方米~17只/平方米放養。600克/只時,按12只/平方米~14只/平方米放養。700克/只時應為10只/平方米~12只/平方米。800克/只時為8只/平方米~9只/平方米。

  2、飼料投喂:建議採用SDG鱷龜專用綠色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48%以上***。調製時現場稱取配料,新增配料總重5%~10%的光合細菌和45%左右的清水,製成粒徑2毫米~3毫米的 長顆粒即可。如有條件,製成浮性膨化顆粒飼料,效果更佳。配合飼料投喂量為鱷龜總體重的1.5%~2.5%,鮮活飼料的5%~10%。每天投喂3次,分別在6時~7時、12時~13時、17時~18時進行。投料要多點且均勻,並儘量使飼料入水時發出 聲響。切忌集中投於一處,造成飼料成堆。每池的飼料臺個數應根據池的大小決定,一般每平方米設3個~4個。

  3、水質調節:鑑於高密度集約化養龜條件下,龜的攝食量和排洩物都較多,而水溫又 較高,即使投喂的飼料是綠色飼料,其對水質的汙化速度也較快,水體中易產生較多有害物質,尤以及H2S危害較重,而通過潑灑和底施光合細菌,即可有效地改善水質 ,減少有害物質。每次加註新池水時,同時施用10×10-6~15×10-6光合細菌。換水也是調節水質的有效方法,水深20釐米左右可每天換一次,30釐米的水深可2天換一次。切忌多天 不換水,不可使水體散發臭味。每隔7天~10天可潑灑一次生石灰,濃度為70×10-6,並注意與光合細菌交叉施用,不可同時使用。

  4、水溫調控:水溫的科學調控直接影響成龜養殖的增重及成活率,鱷龜長期在18℃~ 20℃的條件下,生長速度要比最佳生長水溫30℃~31℃慢幾倍。因此務必使養龜水溫維持在30℃~31℃內。另一方面正在換水或裸露在外界的養龜池恰遇暴雨或氣溫驟變等惡劣天氣時 ,應及時防範,極力避免水溫變幅大於2℃。

  5、稚龜飼養:剛孵出的稚龜,待臍帶收斂後再用10%的***後置於水溫25-30的容器中,每天換水3次,3天后可飼餵熟雞蛋、熟小米混和物。約50天后飼餵切碎的小魚、螺、蚌肉、動物內臟及下腳料。90天后即可轉入水泥池飼養。

  6、成龜飼養:成年龜飼料任以小魚、螺、蚌肉、動物內臟及下腳料為主,輔以一些泡軟的小麥、碎玉米與蔬菜、水草等。還要適當新增維生素、微量原素與鈣等。每天上午10點、下午5點時投喂,春秋季7天換水1次,夏季3天換水1次。10月下旬以後既進入冬眠期。一般年生長500-1000克。冬季加溫養殖,年增重高達700-1400克。1000克時既可出售,效益驚人。小規模養殖10-12只,年可增重5-10公斤左右,至少收入5000-10000元,效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