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之如何使用

  愛蓮說是作者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愛蓮說的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 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蓮說之的用法

  水陸草木之花:之,助詞,的.

  予獨愛蓮之出汙泥而不染: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

  花之隱逸者也:之,助詞,的.

  花之富貴者也:之,助詞,的.

  花之君子者也:之,助詞,的.

  菊之愛:之,助詞,的.

  蓮之愛:之,助詞,的.

  牡丹之愛:之,助詞,的

  愛蓮說的藝術特點

  託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文章結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這使文章更具思想特色。

  簡要直切。全文不到一百五十字,所表現的內容卻是豐富的。這裡有愛花史的概述,有對蓮花的描繪,有對諸花的品評,有自己感情的抒發。而這一切,無不是為了突出“愛蓮”的主旨,宜接寫蓮,約佔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真是既惜墨如金,又詳略得當,而無文意不足。

  手法多樣。作者嫻熟地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了花兒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隱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貴者的形象;而蓮花則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嫻靜多姿;又像高潔不凡的雅士,風度翩翩;還象潔身自好的君子,高標傲世。

  對比的手法,此文也運用得很好。作者在文中要贊煩的是蓮,但他不是作孤立靜止的描寫,而是在對比描寫中顯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一花之君子者也。”把蓮花的高潔從牡丹的反襯中突現了出來。而對壯丹的追慕者甚多,愛蓮者甚少,則又在對比中顯示出不良風尚之盛。菊花和蓮花雖然都不滿現實,但前者採取逃避態度,後者則敢於面對現實,在汙濁生活中保持它高潔的情操。因此,蓮花比菊花顯得更加可貴,作者通過對菊、牡丹、蓮三種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寫,以牡丹作反襯,用菊花作陪襯,就自然而然樹立了蓮花的美好形象。此外,作者還善於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體,使之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