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拍賣的困境是什麼

  藝術品拍賣是指將藝術品通過公開競價的形式,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你對藝術品拍賣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藝術品拍賣的相關法律知識。

  藝術品拍賣的八個困境

  困境一:買方延遲付款。

  這幾年,拍賣公司收款的壓力很大。中低價拍品付款情況還好,但高價拍品拖延的情況很嚴重。以往一兩個月就收完了,但現在收款在兩個月以上。買方款項收不到,但委託方卻頻頻催款,拍賣行都叫苦連天。有的春拍的款項,到秋拍甚至隔年都還沒收到。

  困境二:買方拒不付款。

  只是遲延付款還好,更怕的是買方搞失蹤或惡性不付款。許多買家在舉牌後就反悔不付錢,讓拍賣的運營成本與壓力急劇增加。如果買家不付款,僅沒收保證金的處罰,完全沒有約束力。而且面對一些收藏大戶,拍賣行為表示禮遇,通常不收保證金,更助長了不付款的惡習。拍賣在西方已經上百年,誠信從來就不是問題。但,目前中國買家不付款的惡名已揚名全球。中國人以為舉了高價是面子,其實不付款才是沒面子。

  困境三:三角債危機。

  如果買方付不出款項,會出現一些連鎖動作:在A公司不付錢,之後再到B公司送件成交後,讓B公司將成交款項直接給A公司。但可能在B公司又遇到買方拖欠的問題,從而形成連環的債務關係,也就是三角債。如果上述幾個連鎖問題不解決,會造成拍賣公司集體的運營壓力,拖垮整個行業。

  困境四:流拍與假成交。

  因為擔心成交率低的面子問題,或為了製造競價的氣氛,拍賣公司會請人輪番舉牌,抬高價格,造成已成交的假象。有的拍賣公司會與客戶說這是為了保護他這張畫不要有流拍記錄,所以委託方為避免有流拍紀錄後不好脫手,也會欣然合作。

  困境五:贗品的干擾。

  中國藝術市場贗品雄冠全球,仿造與技術魔高一丈。姑不論有些刻意賣假的公司,正規拍賣公司目前鑑別的壓力越來越大。稍一走眼,就落個賣假畫或不開眼的惡名,難以洗刷。

  困境六:徵集難。

  行情好,藏家惜售,行情不好,藏家也惜售。精品越來越少,再加上拍賣行與場次又越來越多,徵集工作越來越難了。徵集現在已變成要全年無休遠渡重洋的超級苦差事。

  困境七:審美疲勞。

  拍賣公司越來越多,拍品量太大,拍賣季一到如磚頭般的圖錄砸進家裡,對於藏家反成了災難,大量的預展也造成藏家們的審美“疲勞”。春天一輪的轟炸剛過,秋天又來了。

  困境八:數字競爭迷思。

  目前各公司沉迷於各種數字的盲目競爭,就因為這成交量成交率與創天價的數字迷思,造就許多不必要的泡沫。拍賣公司比的不應是數字,而要看能否推出精品,做好服務。

  相關閱讀:

  藝術品的價值

  藝術品的價值:

  ⑴藝術價值;

  ⑵歷史價值;

  ⑶收藏價值;

  ⑷經濟價值。

  西方藝術品主要分為分為***純藝術品***和***亞藝術品***兩大類。 構成西方藝術拍賣市場主體的是***西方油畫******珠寶***和***名人紀念品***約佔市場總量的***70%***左右。

  中國藝術品成交額比較大的是***書畫***和***瓷器***。

  藝術品拍賣的效應:

  ⑴投資效應。

  ⑵文化效應。

  ⑶廣告效應。

  藝術品的徵集一般由拍賣公司通過***社會廣告***,向收藏家發信函等方式把本公司徵集拍品的資訊傳達出去。

  而後業務人員***主動上門***和***坐堂接待***兩種方式與物主接觸。 判斷文物藝術品價值的主要因素:

  第一因素:真與偽;第二因素:名家與非名家;

  第三因素:精品與非精品,第四因素:少與多,第五因素:儲存是否完好,第六因素:玩賞性的強與弱。

  中國的瓷器拍賣以***倫敦***、***香港***、***紐約***為最。 藝術品在功能上主要表現為***欣賞性***,具體又分為***玩賞***和***觀賞***。 經營藝術品的行家常以***真、精、新***評價好貨色。

  判定文物藝術品價格的主要依據:

  ⑴要分析藝術品自身的價值。

  ⑵要參考市場的價格行情。

  ⑶要充分考慮委託人的意願。

  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成立的條件:

  ⑴有一定的主辦單位或者發起單位,經過當地拍賣業和文化、文物管理部門的前置審批。

  ⑵有標準的註冊資本。

  ⑶有合格的專業人才—5名文博***培訓教師講5名文博是文物法最新規定,不作為重點***。

  ⑷有公司章程及相關的管理制度。 僅拍藝術品仍為***註冊資本是100萬元***,經營拍賣文物藝術品拍賣的企業則為***1000萬元***。

  主要的藝術品拍賣中心有***倫敦***、***紐約***、***瑞士***、***巴黎***、***香港***及***北京***、***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