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安全知識

  隨著工業化進城越來越快,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水體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汙染。當前形勢下飲用水安全迫在眉睫。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確保流行病學安全

  流行病學安全指的是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確保水質微生物學質量的安全性。一般來說,介水傳染病以腸道傳染病為主,主要症狀是腹瀉,汙染來源主要是被人或動物糞便汙染的水。目前,微生物汙染仍然是飲用水安全的最大威脅。

  不引發急慢性中毒

  安全飲用水要確保人群終身飲用不會引發急、慢性中毒和潛在的遠期危害。近年來,水中化學汙染問題日益突出。這些化學物質在水中殘留時間長,多數不易被降解,可直接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高濃度短時間作用於人體可產生急性毒性作用;低濃度長時間作用於人體可產生慢性毒性作用。

  感官性狀良好 水質的感官性狀,即水的外觀、色、嗅和味,是人們判斷水質及其可接受程度的首要和直接指標。飲用者幾乎完全依賴於自己的感官來判斷水質及其安全性。如果水的混濁度很高,有異色或令人厭惡的臭味,就會使飲用者感到不安全而拒絕飲用。當然,感官性狀良好的水並不意味著一定安全。

  飲用水必須要消毒

  飲用水消毒的目的是要殺死或滅活致病微生物。為保證飲用水安全,消毒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目前主要的消毒方式有用氯氣、氯胺、臭氧和紫外線消毒等。為了保證從使用者龍頭出來的水仍有消毒作用,在自來水中可能會有一些消毒劑的氣味。消毒劑的主要副產物有氯仿、二氯乙酸、氯化腈、溴酸鹽、甲醛和亞氯酸鹽等。只要飲用水中的消毒副產物不超過標準規定,對人體健康就沒有害處。

  pH值、硬度和氟化物與健康有關

  pH值表示水的酸鹼度,清潔天然水的pH值應為中性,即為7左右。pH值是水質淨化時的重要控制指標,過低的pH值會腐蝕金屬管道和容器,過高容易引起結垢,影響加氯消毒效果。我國飲用水的pH值標準為6.5~8.5。飲用水pH值在正常範圍情況下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

  水的硬度是由溶解於水中的鈣、鎂組成,並摺合成碳酸鈣的毫克/升作為計量單位。飲用水的硬度過高燒開水時壺內會結垢,也影響口感;硬度過低容易腐蝕管道。我國的飲用水硬度標準限值訂為450毫克/升。飲用水硬度對人體健康沒有不良影響,大多數研究報告認為,飲用水中有較高的硬度對預防心血管病有好處,而且鈣也是一般人體需要補充的元素。大多數國家的飲用水硬度標準設在400~500毫克/升。

  飲水是攝入氟的主要途徑。人體攝入過量氟化物會使牙齒染上色斑,嚴重時會使骨骼變形,喪失勞動能力。根據我國的調查資料,飲水中氟化物濃度在1.0毫克/升以下,兒童出現氟斑牙的發病率低於30%,程度比較輕。每個個體對氟的耐受程度不同,並可能與其他攝入成分***如鈣、錳***的量有關,所以在農村貧困地區,氟化物危害問題更為突出。有資料證明,適量的氟化物可以有效預防齲齒的發生。一般認為飲水中氟化物在0.5~1.0毫克/升之間是適宜的。

  相關閱讀:水中汙染的來源

  *** 1 *** 水源汙染***一級汙染***

  a. 自然汙染。自然汙染是指由於自然原因造成的水汙染。如地震可能使地殼的某些有害元素大量地遷移到地表水體或地下水含水層中,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汙染。

  b. 工業汙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要排放出大量廢水,其中夾帶著許多原料、中間產品或成品,如重金屬、有毒化學品、酸、鹼、有機物、油類、懸浮物、放射性物質等,這些都會造成汙染。我國每年工業排汙量435億噸,工業廢氣是天然水體汙染的罪魁禍首。

  c. 農業汙染。主要含氮、磷、鉀等化肥、農藥、糞尿、激素、抗生素等有機物及人畜腸道病原體等。全球每年幾乎有80億噸農藥排放於地表,地下水深受其害!

  d.生活汙染。生活汙水:是指人們日常生活的洗滌廢水和糞尿汙水等。來自醫療單位的汙水是一類特殊的生活汙水,主要危害是引起腸道傳染病。

  e. 其他汙染源:油輪漏油或者發生事故***或突發事件***引起石油對海洋的汙染,因油膜覆蓋水面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死亡的殘體分解可造成水體汙染。還有現代高科技、電磁輻射等。

  *** 2 *** 水處理過程汙染***二級汙染***

  漂白粉加氯消毒已用了50年,效果較好,大規模殺死傳染性細菌而且便宜,但生成三氯甲烷,是致命的致癌物質。

  *** 3 *** 自來水輸送過程的汙染。***三級汙染***

  a. 高層水箱,汙濁物增多繁衍。

  b. 輸出管道產生鐵鏽。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