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生產知識和注意事項

  保障安全生產最明智的方法是做好事故預防,但是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由於危險的客觀性,事故的發生是具有一定可能性的,因此,為了使事故發生後其傷亡、損失最小化,企業都應該制定事故應急預案。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冬季安全生產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冬季安全生產知識

  一、冬季安全生產有什麼特點和危害?

  1、天氣寒冷,人的聽覺、視力,行動都會受到一定影響,容易發生凍傷、跌滑等人身傷害事故;裝置和金屬結構件產生變形、破裂,容易導致洩漏、爆炸、火災、中毒和裝置生產事故。

  2、冬季大氣氣壓處於冷高壓狀態,有毒有害氣體容易大量積聚,造成人員中毒和火災、爆炸事故。

  3、冬季天乾物燥,容易發生工業火災和森林火災。

  4、冬季處於歲末年初,節日多,容易誘發不穩定、不安全因素。

  二、冬季“八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冬季“八防”的主要內容是防火災、防凍堵、防滑、防爆炸、防高空墜落、防交通事故、防中毒、防鍋爐容器壓力爆炸。

  三、怎樣做好冬季“八防”工作?

  應全面系統地研究、安排和布暑冬季“八防”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計劃,提前準備和落實異常氣候防冰雪災害,防凍裂、防凍傷、防滑、防洩漏的各項措施。其重點工作有:

  1、加強職工冬季安全生產知識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意識;

  2、加強裝置、管道防凍保暖措施落實;

  3、對金屬結構件、樓梯、走臺、雨搭進行全面認真檢查,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

  4、加強易燃易爆物質管理,積極消除火災隱患;

  5、加強煤氣、液化氣執行使用管理,防止洩漏、火災、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6、加強執行車輛安全管理,防止路外交通事故發生;

  7、認真做好各類應急準備,確保應急救援物質和器材齊全可靠。

  四、礦對復工人員安全教育有什麼要求?

  凡離開本崗位1個月以內,上崗前班組必須進行復工安全教育、考試。離崗1個月以上12個月以內,由作業區、班組負責復工教育、考試;離崗12個月以上由礦、作業區、班組負責復工教育、考試。 培訓內容主要內容:

  〈1〉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離崗期間上級有關安全方面的新規定;

  〈3〉新崗位安全管理知識和安全技術知識;

  〈4〉本工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作業指導書;

  〈5〉脫產期間,公司及本單位發生重傷以上事故案例。

  五、班組新工人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⑴班組的工作性、工藝流程、安全生產的概況和安全生產職責範圍;

  ⑵新工人將要從事的生產性質、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以及其他有關安全知識和各種安全防護、保險裝置的作用;

  ⑶工作地點的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的具體要求;

  ⑷容易發生工傷事故的工作地點、操作步驟和典型事故案例介紹;

  六、安全帶在使用中應注意哪些?

  安全帶是防止高處作業墜落的防護用品,使用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⑴在基準面2米以上作業須系安全帶。

  ⑵使用時應將安全帶系在腰部,掛鉤要扣在不低於作業者所處水平位置的可靠處,不能扣在作業者的下方位置,以防墜落時加大沖擊力,使人受傷。

  ⑶要經常檢查安全帶縫製部分和掛鉤部分,發現斷裂或磨損,要及時修理或更換。如果保護套丟失,要加上後再用。

  七、針對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有什麼要求?

  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者必須按照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定、防護要求正確使用和佩戴。使用前要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嚴格檢查,對於損壞或磨損嚴重的必須及時維護和更換。

  八、“事故應急預案”的含義是什麼?

  保障安全生產最明智的方法是做好事故預防,但是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由於危險的客觀性,事故的發生是具有一定可能性的,因此,為了使事故發生後其傷亡、損失最小化,企業都應該制定事故應急預案。作為職工,應該掌握事故應急預案的知識和要領,做到“臨危不懼、應急有方”。

  九、針對班組事故應急預案學習和掌握有什麼要求?

  事故預案是針對人的不安全行為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及事故應急處理的管理方法。要求班組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組織職工學習掌握,以最簡單、最直觀的形式將生產崗位可能發生的事故、預防措施等內容反映出來,做到重點突出、通俗易懂、便於掌握、運用方便,同時通過自身的參與,使職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從而達到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職工自我保護、互相保護能力的目的。

  十、電流對人體有什麼傷害?

  電流對人體的傷害有兩種型別:即電擊和電傷。電擊是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影響呼吸、心臟和神經系統,引起人體內部組織的破壞,以致死亡。電傷主要對人體外部的區域性傷害,包括電弧燒傷、熔化金屬滲入面板等傷害。這兩類傷害在事故中也可能同時發生,尤其在高壓觸電事故中比較多,絕大部分屬電擊事故。電擊傷害嚴重程度與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電流通過人體的持續時間、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電流的頻率以及人體的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

  十一、觸電事故有哪些種類?

  從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觸電可分為:

  ⑴單相觸電--人站在地上或其它導體上,人體某一部分觸及帶電體。

  ⑵兩相觸電--人體兩處同時觸及兩相帶電體。

  ⑶跨步電壓觸電--人體在接地體附近,由於跨步電壓作用於兩腳之間造成。當人的兩腳站在呈現不同電位的地面上時,兩腳之間承受電位差。若電力系統-相接地或電流自接地體向大地流散時,將在地面上呈現不同的電位分佈。人的跨距一般取0.8米,在沿接地點向外的射線方向上,距接地點越近,跨步電壓越大;距接地點越近,跨步電壓越小;距接地點20米外,跨步電壓接近於零。

  十二、常見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其原因有:電氣線路、裝置檢修中措施不落實;電氣線路、裝置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非電工任意處理電氣事務;接線錯誤;移動長、高金屬物體觸碰高壓線;在高位作業***天車、塔、架、梯等***誤碰帶電體或誤送電觸電並墜落;操作漏電的機器裝置或使用漏電電動

  十三、常見物體打擊事故主要有哪幾類?

  ⑴在高空作業中,由於工具零件、磚瓦、木塊等物從高處掉落傷人;

  ⑵人為亂扔廢物、雜物傷人;

  ⑶起重吊裝、拆裝、拆模時,物料掉落傷人;

  ⑷裝置帶“病”執行,裝置中物體飛出傷人;

  ⑸裝置運轉中,違章操作,用鐵棍捅卡料,鐵棍飛彈出傷人;

  ⑹壓力容器爆炸的飛出物傷人;

  ⑺放炮作業中亂石傷人等。

  十四、防範物體打擊事故主要措施有哪些?

  ⑴樹立不傷害他人和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

  ⑵高空作業時,禁止投擲物料。清理樓內物料應設溜槽或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就隨手放在工具袋內。安裝更換玻璃要有防止玻璃墜落措施,嚴禁扔下碎玻璃。

  ⑶吊運大件要使用有防止脫勾裝置的吊勾或卡環,吊運小件要使用吊籠或吊斗,吊運長件要綁牢。

  ⑷高空作業中,對斜道、過橋、跳板要明確有人負責維修、清理,不得存放雜物。

  ⑸操作使用的機器裝置,必須符合質量要求,帶“病”裝置未修復達標前嚴禁使用。

  ⑹使用裝置的操作人員,必須熟知裝置特性、掌握操作要領,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⑺排除裝置故障或清理卡料前,必須停機。

  ⑻做好受壓容器安全管理***詳見受壓容器事故預防部分***,防止受壓容器爆炸事故發生。

  十五、什麼是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於人體的傷害。

  十六、機械傷害事故有什麼特點?

  機械傷害事故的形式慘重,如攪死、擠死、壓死、碾死、被彈出物體打死、磨死等。當發現有人被機械傷害的情況時,雖及時緊急停車,但因裝置慣性作用,仍可將受害造成致使性傷害,乃至身亡。

  十七、常見傷害人體的機械裝置有哪些?

  有皮帶運輸機、球磨機、行車、捲揚機、乾燥車、氣錘、車床、輥筒機、混砂機、螺旋輸送機、泵、壓模機、灌腸機、破碎機、推焦機、榨油機、硫化機、卸車機、離心機、攪拌機、輪碾機、制氈撒料機、滾筒篩等。

  冬季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一. 冬季防火。冬季是火災多發季節,要嚴密注視易發火情場所,結合消防演練活動,重點對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用電、取暖裝置、交通工具等進行仔細排查,確保萬無一失。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做到時刻不忘安全監管工作。

  二. 防交通事故。嚴格做好車輛安全管理工作,雨、霧、雪天氣不出車或少出車,堅決杜絕無照駕駛、酒後駕駛,同時做好私人摩托車、三輪車等管理,以防發生交通事故。

  三. 防煤氣中毒。冬季取暖一定要注意安全,防煤氣中毒,尤其對用蜂窩煤爐取暖而未安裝煙筒的,令其立即拆除。值班人員做好上下班交接,安全用具擺放好。

  四. 防凍。冬季時刻注意天氣變化,車輛、機械設備註意防凍工作。落實防凍、防滑、防霧等具體措施。

  五. 查詢並排除隱患。全方位查詢隱患,把這些隱患時刻掌握在可控範圍之內,針對隱患,限期整改。分析各種隱患發生的概率或時間特點,再進行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