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養生小知識和注意事項

  眾所周知,艾灸是非常養生保健的方法,那麼關於艾灸的小知識大家都知道多少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艾灸的養生常識吧!

  艾灸養生小知識:艾灸的功效與作用

  1、延年益壽

  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雲:“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撫陽保命延壽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氣、陽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

  2、身心舒暢

  無論天氣多麼炎熱,身心卻是舒暢無比。艾灸可以充盈元氣陽氣。總之,元氣充足的表現就是:夏不怕熱,不喜歡吹冷風、吃冷飲之類。冬不怕寒冷,精力旺盛,耐力很強,耐痛,抗壓力、打擊力強,這也是真正意義的健康特徵。

  3、解暑祛溼

  在中醫裡治療各類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溼,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溼邪排出後,人在炎熱的環境裡是不悶熱,不煩躁的。

  4、根除疾病

  寒是萬病之根,溼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灸,與艾火的純陽,雙重陽氣作用於人體病灶,祛除一切寒溼,打通經絡。

  5、修心養性

  夏季艾灸,人體正處於散發的時令,天時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進入人體,那麼,風、寒、溼、暑、燥、火等邪氣被天地之雙重陽氣趕出體外,因此,血液越來越清淨,身體得以輕鬆,心胸逐漸開闊,病痛逐漸解除,智慧越來越多。

  小編提醒:艾灸特別是在三伏天的時候是有很多的功效的,像是能夠增強人的抵抗力,能夠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艾灸養生小知識: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2、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3、防火: 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6、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面板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艾灸養生小知識:艾灸的禁忌

  由於艾灸以火薰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區域性面板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較多,有些禁忌雖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況確實是應禁忌的。

  1、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