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休日出差如何計算工資報酬

  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需要休息日進行出差工作的時候,那麼在休息日出差的工作者該如何計算工資報酬呢?用人單位有否安排補休會成為計算工資報酬的不同情況看待嗎?下面就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雙休日出差在外的工資報酬應當如何計算呢?

  根據2009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4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所以說,若在出差中的雙休日提供了勞動,公司又不能夠安排補休,由於該工作日不是正常工作日,公司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44條規定的標準補發給加班工資。若在出差中的雙休日並沒有提供勞動,是在出差地休息,這種情況下,並不是加班,公司不需要另付給您加班工資。

  出差補助能否取代加班工資?

  至於出差補助,是不能取代加班工資的。出差補助,一般指單位職工因公出差享有的住宿費標準、市內交通費標準、伙食補貼以及因出差而享有的其他補助,其性質是經濟補償。加班工資的性質則是工資報酬。當工作任務需要勞動者在雙休日出差完成時,用人單位既要給予補助,也要支付加班工資。

  因此,為避免因雙休日出差而引發的加班費爭議,用人單位對那些需要長期或者頻繁出差的工作崗位,可依法向勞動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不定時工時制。

  索要加班工資,需要哪些證據?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首先要確定勞動者的崗位屬於何種工時制度,是標準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不定時工時制三種中工時制度的哪一種,然後再根據相應規定計算加班費。

  至於加班費的證據,一般包括考勤表、出差記錄、同事證言、出差津貼憑證等,只要能證明加班事實的都可以作為證據提供。如果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證據,勞動者還可要求單位提供,如果單位拒不提供就要承擔不利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