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的概念

  債券市場***bond markets***是指債券發行、認購與交易的活動的總稱。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債券、債券市場概念與分類

  債券市場有助於將個人、公司和政府部門的閒置資金轉移給那些需要進行債務融資的公司和政府部門。成熟的債券市場是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的基石,能為金融體系提供巨大的流動性,能為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籌措資金提供便利渠道,為全社會投資者提供低風險的投資工具,同時是傳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重要載體。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債券市場可分為不同的類別。最常見的分類有以下幾種。

  根據債券的執行過程和市場的基本功能,可將債券市場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債券發行市場,又稱一級市場,是發行單位初次出售新債券的市場。發行市場是整個債券市場的源頭,是債券流通市場的前提和基礎。債券流通市場,又稱二級市場,指已發行債券買賣轉讓的市場。債券一經認購,即確立了一定期限的債權債務關係,但通過債券流通市場,投資者可以轉讓債權,把債券變現。債券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相輔相成,是互相依存的整體。

  根據市場組織形式,債券流通市場又可進一步分為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場內交易市場是在證券交易所內買賣債券所形成的市場。證券交易所是專門進行證券買賣的場所,如我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這種市場組織形式是債券流通市場中較為規範的形式,交易所作為債券交易的組織者,本身不參加債券的買賣和價格的決定。只是為債券買賣雙方創造條件,提供服務,並進行監管。場外交易市場是在證券交易所以外進行證券交易的場所。櫃檯市場為場外交易市場的主要形式。許多證券經營機構都設有專門的證券櫃檯,通過櫃檯進行債券買賣。此外,場外交易市場還包括銀行間交易市場,以及一些機構投資者通過電話、電腦等通訊手段形成的市場等。目前,我國債券流通市場由三部分組成,即滬深證券交易所市場、銀行間交易市場和證券經營機構櫃檯交易市場。

  根據債券發行地點的不同,債券市場可以劃分為國內債券市場和國際債券市場。國內債券市場的發行者和發行地點同屬一個國家,而國際債券市場的發行者和發行地點不屬於同一個國家。根據發行債券所用貨幣與發行地點的不同,國際債券又可分為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外國債券是指借款人在其本國以外的某一個國家發行的、以發行地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的債券。比如:在美國發行的外國債券***美元***稱為揚基債券;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日元***稱為武士債券。歐洲債券是借款人在債券票面貨幣發行國以外的國家或在該國的離岸國際金融市場發行的債券,即債券發行者、發行地以及面值貨幣分別屬於三個不同的國家。比如:法國一家機構在英國債券市場上發行的以美元為面值的債券即是歐洲債券。

  債券市場工具的分類

  按照發行方式分類,可以把債券分為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公募債券是指向不特定的多數投資者進行公開募集的債券,它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轉讓。私募債券是指向與發行者有特定關係的少數投資者募集的債券,私募債券一般不能在證券市場上交易。

  按照發行主體分類,可以把債券分為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在政府債券中,由中央政府發行的叫國家債券,由地方政府發行的叫地方政府債券,由政府所屬機構發行的叫政府機構債券。

  按發行地區劃分,可以把債券劃分為國內債券與國際債券。國內債券是指在一國範圍內,由該國政府、企業或金融機構在國內金融市場上發行的債券。國際債券是指由一國的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或一些國際組織在外國的金融市場上用非本國貨幣發行的債券。按票面額所選擇的貨幣單位劃分,可以把債券分為本幣債券和外幣債券,它們的本金的償還和利息的支付都使用與票面額相同的貨幣。以本國貨幣為面值的稱為本幣債券,以外國貨幣為面值的稱為外幣債券。隨著債券的多樣化,目前又出現了雙重貨幣債券、貨幣擇權債券、以及與另一種貨幣掛鉤的債券,它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外匯匯率的風險。按照償還期限長短分類,可以把債券分為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期限分別為1年以內,1年以上7年以下和7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