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庭理財案例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國家對農民增收問題日益重視,近年來農村家庭收入不斷增加,家庭可支配資金也越來越多,農村家庭有了一定理財基礎和意願,農村家庭科學理財將會是農村經濟建設中的新興問題。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篇1:

  來自湖南新化縣桑梓鎮的小劉,今年34歲,是北京一家湘菜館的廚師,月工資6500元。妻子小李,31歲,鞋店導購,月工資3800元。小劉夫妻有個7歲的兒子,目前跟著奶奶在湖南老家上學。他們前年在婁底市買了一套總價40萬元的商品房,將大部分積蓄交了首付,還向親戚借了8萬元,目前有5萬元外債沒有還清。去年,小劉將他們在農村老家的2畝地租了出去。

  小劉夫妻有固定存款5萬元,每月能收到土地租金160元。家庭每月開銷:伙食費1000元,交通費100元,電話費200元,水電氣費100元,房租600元,養育孩子費800元,孩子教育保險費1000元,房貸2400元、還款期10年,外債1500元,其他300元。

  小劉夫妻倆平時工作很忙,除了今年10月份在老家給孩子買了一份保險以外,家庭存款大部分放在了銀行的定期賬戶裡。他們希望能儘快還清外債,攢下裝修費2萬元,並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車。

  目前,小劉家資產負債比過高。小劉夫妻倆買房需要每年還款4.68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6.8%,嚴重超出安全邊際。自從前年購買了住房之後,每年家庭總支出高達84000元。夫妻倆辛苦一年,只能攢下4萬多元。總體來說,小劉家的財務狀況不是很樂觀,夫妻二人要想達到理財目標,必須開源節流,注重理財配置。

  篇2:

  我是小城農村人口。我29歲,建築業,月薪6000元。老婆25歲,與朋友合夥經營服裝店,年收入6-7萬元左右***因為做生意有淡季、旺季。每月收入不能準確確定***。兒子三歲,在上幼兒園。

  全家跟父母住在老家自建房。生活費用由父母承擔。***父母50歲,現在無工作,名下有鋪面價值大概為50萬元,老家自建房面積為500平方,近幾年將被拆***鋪面年收租為30000元,作為生活費用***。全家人都有農村醫保。父母有社保。

  我目前資產:今年已貸款買房一套,價值30萬元。門市投資現金價值為15萬左右。借給別人5萬元***兩年內不能收回***。無存款。 負債:15萬元。 流動資金:門市每天的收入。支出情況:生活及其它開支在3000元/月,房貸18萬元,10年付清,月交2100元。還給兒子買了一份交到14歲的少兒成長分紅保險。年交2000元。

  篇3:

  李斌,33歲,大學畢業,獄警,收入穩定,平均每月3300元左右。愛人郭女士,33歲,一傢俬營企業工作,月薪3000元左右。家中有一個2歲的女兒。目前夫妻二人沒有住房,租住在男方單位提供的兩室一廳的房子中,每月租金500元。家庭有7萬元定期存款、2萬元國債。李斌一家三口非常節儉,每月基本生活開銷2000元左右。李斌的父母身體健康,妹妹在讀大學二年級,他每月資助500元生活費。郭女士的母親身體不好,郭女士每月承擔500元醫藥費。

  女兒是家中的重中之重,夫妻計劃從現在開始積累女兒明年上幼兒園的費用。現在住的房子離市區太遠,愛人郭女士每天上下班都辛苦。在市區買套房子,方便孩子以後上學,是夫妻二人最大的心願。

  李斌夫婦倆目前屬於事業上升期,未來的收入存在上升空間,但支出也會相應增加。雙方目前沒有任何投資和理財經驗,家庭收入來源單一,應適當拓寬投資渠道。李斌所從事的獄警工作,收入穩定,風險保障能力強,而愛人郭女士在私營企業工作,風險保障能力較弱,因此在規劃中必須考慮到提高整個家庭的風險保障能力。針對女兒教育金以及在市區買房的計劃,李斌應當為家庭進行全面的財務統籌安排。

  結合目前情況,家庭月收入6300元,月支出3500元,月結餘2800元,月結餘比44.4%。這說明李斌家庭有一個比較良好的儲蓄和理財的基礎。只要合理運用投資起點不是太高的理財方式,將現有儲蓄存款按照風險承受能力重新投資規劃,其理財目標很快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