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方面的案例

  現代家庭越來越注重理財,嘗試了許多家庭理財方法。掌握家庭理財的方法,可以讓家庭更得心應手地理財,規避風險,提高家庭資產的效用,從而讓家庭生活更為舒適。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家庭理財案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家庭理財案例篇1

  夫妻月入5000元

  田欣是一家連鎖藥店的中藥抓藥師,月收入2000元,丈夫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月收入約3000元。夫妻二人共有7萬元存款,是結婚時的禮錢。

  每月支出4500元

  兩人相愛7年後於2013年正式步入小兩口的生活,他們住在一個高檔小區,兩室一廳,房貸和水電網費加起來每月就得2500元,兩人有一輛小型代步車,多為丈夫使用,油費每月500元左右,早晚飯在家裡,午飯在單位食堂,生活支出和房貸約4000餘元,佔用了小兩口工資的90%。

  對於此次央行降息,小兩口頗為關注,同時感到疑惑,錢是該繼續放在銀行還是找其他理財辦法。

  此次降息對一年期定存影響不大,但3年期、5年期定存的利率普遍下降。田欣家自有7萬元的定期存款,田欣自稱是給未來的孩子留的不動產,但是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田欣屬於風險承受力低、缺乏理財技巧和渠道的人士,理財師建議在降息預期下應注意鎖定中長期收益。

  馬上到年底,銀行業內人士建議田欣應該先存3個月的定期,到第二年1月份看看銀行的存款利率情況,再做決定。銀行定期存款的部分建議目前先不要做長期投資,可以做一些短線的定期存款,觀望。

  另外,就田欣的個人儲蓄來看,只要夠5萬元,就已經滿足了銀行理財的基本要求。理財師張鑫提醒,在降息預期之下不妨選擇一些期限較長、收益又高於銀行存款的理財工具,田欣就可以拿出5萬元購買一些理財產品,例如買3個月到6個月收益較高的保本理財產品,或者憑證式國債。與此同時,田欣一家應該避免被利息過高的擔保公司誘惑,急功近利反而得不償失。金文22年,與中國資本市場一起成長;精準研判,權威解讀,透徹分析;《金融投資報》助你財富增值!

  家庭理財案例篇2

  張先生:45歲,在杭州經營一家廣告公司,年稅後收入30萬元;妻子:41歲,在一家國有公司供職,年薪6萬元,且單位已經交了“五金”;雙方父母身體健康,需提供經濟資助,張先生夫婦每月分別給雙方父母3000元的生活費;他們的日常生活費用是:家庭基本生活支出36000元,養車費為24000元、娛樂及旅遊12000元,兒子的教育費用約10000元;張先生家庭現有銀行活期存款10萬元,現金5萬元,有一輛價值25萬元的車***預計10使用壽命***,且貸款到期總共需要還款額為135864元,目前已經還了一年的車貸,即還有兩年的車貸90576元需要還,即每月需要償還3774元,所以一年需要45288元;張先生家庭已購住房,房子現在價值60萬元,而且張先生家庭雙方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住房;張先生希望能在5年內購買一套更大的房子,大概價格在180萬元左右;兒子16歲,讀高一,成績比較好,而且張先生對兒子的期望也比較高,希望兒子在以後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大學畢業後準備送兒子去澳大利亞留學;同時夫妻倆希望在60歲時退休,退休後的生活能大致維持在退休人當中處中等水平。

  第一部分客戶理財規劃基本資料;一、客戶家庭背景資料;張先生:45歲,在杭州經營一家廣告公司,年稅後收;二、客戶目前的家庭理財目標;1、還汽車貸款,期限為2年;;2、房貸置業,提升生活品質,5年內購買一套更大的;3、為兒子將來的教育做準備,希望兒子在以後能得到;4、優化現有的資產,提高收益,達到增值保值;第二部分客戶家庭基本情況分析;一、客戶家庭收入支出分析;第一部分客戶理財規劃基本資料

  家庭理財案例篇3

  2014年12月份,王先生夫婦把新買的房子裝修完畢,且已入住,但家庭目前只剩不到10000元的財務結餘。夫妻均是企業職工,男方今年32歲,每月收入4500元,女方28歲,每月收入3500元,均有‘五險一金’,年終男方有18000元的獎金,女方有500到1000元不等的獎金。有一個2歲小孩。公積金目前也已全部取光,用到了房子上,無結餘。支出情況:每月還房貸1850元***共15年,已還1年半***,生活費每月2500元,小孩奶粉平均每月500元,每年過年花費5000元,每年物業費1400元。另外,父母60歲有退休金,身體狀況一般,暫無需照顧。

  未來計劃給父母、夫妻倆以及小孩購買商業保險,主要考慮未來父母的養老問題,還有小孩上學的教育金。想請專家推薦幾款比較實惠的保險品種。未來三年內想購買10萬元以內的車,還想每年出去旅遊,但旅遊花費還沒有考慮。如何理財比較好?王先生有定額定投基金經驗,計劃在2015年重新開始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