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四季養生保健知識

  中醫養生保健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主,它有著許多講究,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四季養生保健——春季中醫養生保健

  春季養生保健的佳品為芹菜。它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其香味能健脾,增加食慾。常食用可促進兒童生長髮育。芹菜性味甘凉,可治療高血壓。

  四季養生保健——夏季中醫養生保健

  夏季要面臨著暴雨天氣,應從生活起居來養生保健。飲食要祛溼防病,如少食用燒鴨燒鵝、牛羊肉;穿衣應選擇質地乾爽·透氣性的面料,如亞麻衣物;居住環境要注意通風,衣服被子要常拿出太陽底下晒,要及時增減衣物,不要淋雨,切記防受寒;出行要做好防雨避雷措施。

  

四季養生保健——秋季中醫養生保健

  秋季乃養生保健之最適季節。首先要調飲食,可喝些綠豆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也可食用魚、泥鰍等肉類;其次要祛暑熱,勿於烈日下暴晒,要及時補充水份,可多喝些淡鹽水、菊花茶、酸梅湯等清涼飲料;其三要防風寒,開空調或風扇不應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最後要注意睡眠充足,要注意勞逸結合,有一個良好的生活規律,一定要午睡,哪怕時間很短。

  四季養生保健——冬季中醫養生保健

  冬季進補。但不要地域不分‘濫補’,辯證不清‘亂補’,老少不辨‘蠻補’及無虛盲目‘求補’。冬季可食用些北、血豆腐、北菇加山藥、胡蘿蔔等。

  四季養生食物及飲食規則

  春季:多吃苗、芽類食物。

  夏季解渴飲料--酸梅湯:烏梅10g陳皮5g炒山楂10g炙甘草6g。加適量冰糖。生脈飲口服液。

  秋季潤肺飲食----梨、蘋果、蓮藕、銀耳、冰糖適量熬湯,吃果肉喝湯,酸甜可口,潤肺祛痰。

  梨性涼,生吃有人會腹瀉,可煮熟吃,健脾化溼,解暑止渴。

  冬季進補食品:牛肉燉蘿蔔湯。

  炒、燉肉時加山楂、陳皮、桂皮、生薑、蔥、蒜,助消化。五畜雖益精血,兒童少食否則易促早熟。

  飲食規則

  1、金字塔結構。以米麵為主食居下,以水果蔬菜為輔食居中,而肉蛋奶應越少越好居上。

  2、四氣五味調和。中醫將飲食性質分為寒熱溫涼,過於寒涼則傷陽,過於溫熱則傷陰。味道分為五味,酸苦甘辛鹹,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五味過重則傷本藏,過食辛辣則易化火傷肺;過食鹹味則傷腎,過食酸苦則傷心肝***但很少人如此***,過食甘味則傷脾。

  3、三餐常吃八分飽。“食飲有節”,“節”即節制,飲食不可過飢過飽。內經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4、禁菸限酒,不喝飲料。

  中藥養生保健的小常識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主要方式

  中醫養生主要包括:經絡養生、體質養生、氣功養生、運動養生、情志養生、睡眠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膳食養生、順時養生、四季養生、樂娛養生、部位養生、藥物養生、沐浴養生、減毒養生、靜神養生等內容。

  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

  膳食養生

  膳食是指我們日常所吃的飯菜,而養生是指通過某種方法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一種方法,那麼所謂膳食養生就是指通過我們日常所吃的飯菜來增強自身體質,預防疾病的一種方法。

  《黃帝內經》講:少食補氣,味淡補氣。現代病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吃出來的,一開始人們並不能夠完全察覺,直到現代醫學診斷出來是什麼病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病了。

  以常人而論,人活著不可以不吃飯。換句話說,吃飯應該是人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就是主幹。


中醫養生保健祕方“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