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黴的相關知識

  一到梅雨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梅雨也因此有了個別稱黴雨。在陰沉多雨的梅雨天,身體也會無聲抗議。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防黴知識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防黴的四個措施

  ①曝晒:

  黴菌怕陽光,特別害怕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紫外線能殺滅或抑制真菌生長。

  ②通風

  黴菌喜歡溫暖、溼潤、陰暗的環境。氣溫在25℃左右,空氣相對溼度在70%時,黴菌最易生長繁殖。因此,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以使室內黴菌數量減少。

  ③乾燥

  溼度越低,黴菌數量越少。

  ④降溫

  研究表明,黴菌在低溫環境中很難繁殖。

  第一招、關上門窗,偶用空調除溼

  溼氣重的時候,如果不關上門窗,水汽就會侵入屋裡,很快整個房屋都會變得水汽濛濛。所以,最好、最簡單的防潮方式,就是緊閉家中的窗戶,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防潮最重要的時段是一早一晚,每天的早晨6時至9時、晚上8時至翌日凌晨2時,空氣溼度較高。

  室內防潮防黴最方便的辦法就是不時使用除溼機或開啟空調機,抽取空氣中的水分。要保護家裡的木製品、木地板,就請空調來幫忙吧!

  第二招、巧用乾燥劑

  可以直接去超市買一些乾燥劑、防潮劑,也可以把生石灰買回家放在居室角落裡。PS. 如果選擇用生石灰去溼的話,一定要做好防護,別讓家裡的小朋友直接接觸到它哦!

  除了現成的乾燥劑,蘇打粉、麵粉都有一定除溼的功效,個個都是防黴好幫手~

  第三招、衣服得晾乾,晾不幹就靠烘

  衣服中含有的水分會導致黴菌或蟲卵大量繁殖,所以衣物必須洗淨、徹底晾乾後再放入衣櫃。如果空氣潮溼,衣物晾不幹,可以用烘乾機或者電吹風吹乾。

  衣櫃裡可以放一些防黴防蛀劑,最好吊掛於衣物上方約10釐米處,這樣其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揮發。另外,不能將樟腦製品直接放入衣物口袋或直接接觸衣物,以免對衣服面料造成損傷或導致衣物泛黃。

  梅雨天氣綜合徵

  陰溼的梅雨季,很多人還容易患上“梅雨天氣綜合徵”,諸多小毛小病都會趁機找上門來。所以,梅雨季除了防黴,還得留神防病哦!

  1、腸道疾病

  梅雨季悶熱的天氣非常適合黴菌生長,容易導致食物變質發黴,從而引發腸道疾病或食物中毒。

  此時,熟食儲存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一餐沒吃完的飯菜應待冷透後及時冷藏,並在食用前徹底加熱。同時,最好儘量少吃醃製的酸菜、鹹菜,儘量不吃涼拌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貪吃水果!

  2、腹痛腹瀉

  梅雨季淋雨易導致溼氣入侵,引發肚痛腹瀉。醫生提醒,最好別淋雨,衣服溼了就趕快換,淋溼後趕緊擦乾;其次得食療除溼,多吃清暑利溼的東西,如西瓜、長豇豆、扁豆、米仁等,還可以加點生薑,溫通經絡效果更好。

  此外,梅雨天可以少量地吃一些辛辣的菜,幫助身體祛溼,但切勿長期大量食用,不然反而會外溼加外熱,造成胃腸暑溼難耐,加重腹痛、腹瀉。

  3、過敏、哮喘

  梅雨季節容易滋生蟎蟲,引起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等多種疾病。過敏的最明顯症狀之一就是打噴嚏,與感冒不同,打起來會一個接著一個,直到眼淚鼻涕一大把。如果你噴嚏連連,快快著手除蟎吧!

  很多人梅雨季時容易面板過敏,十有八九也是蟎蟲惹的禍,需要注意清潔涼蓆,切莫讓自己天天與蟎蟲共眠。

  4、黴菌感染

  在梅雨季節裡,貼身衣物最好晾乾再穿,不給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梅雨季晾不幹內褲,可以用吹風機吹乾再穿。最好少穿緊身褲,女士可以多穿裙子,不要每天使用護墊,這樣容易因為不透氣而引起黴菌感染。

  5、心理健康問題

  梅雨天氣,不少人的情緒也“發黴”了,時斷時續的陰雨讓人的心情也有些溼漉漉的,會感到莫名的煩躁、情緒低落,有的還會為一件小事發大脾氣。

  不妨在梅雨季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放鬆心情,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梅雨季可別做“黴人”哦!


“的人還: